沪足坛名宿批申花管理不专业 指出卡马乔执教软肋

2012-09-06 10:15:34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晓露  昨天本报专题报道《身患尿毒症 一周三血透 “小诸葛”王后军病中犹思“快乐足球大联盟”》引发读者强烈反应,也引起了上海足坛人士的共鸣。随着“上海明星...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晓露

  昨天本报专题报道《身患尿毒症 一周三血透 “小诸葛”王后军病中犹思“快乐足球大联盟”》引发读者强烈反应,也引起了上海足坛人士的共鸣。随着“上海明星体育联谊汇”进程进一步推动,周日的活动将引发一番怀旧和慈善氛围浓郁的热闹,还有一些团体和个人表示将通过“联谊汇”表达他们的一番心意。考虑王后军身体情况和嘉宾人数、场地等原因,是日活动将在相对安静的封闭氛围中进行,并不对外开放。

  今年年初他就觉得自己身体状况不佳,但是他心里有两件事放不下,一件是赴北京参加恩师年维泗的80寿辰,另一件就是参加本报十周年社庆并接受“东体特约观察员”聘书,“这两个活动都很有意义,我坚持参加完后才开始血透。应该说之前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人身上浮肿明显,但是血透之后至少精神状态非常好,浮肿也在慢慢消除,比刚开始血透时减了4公斤呢!”现在他的儿子暂时放下了工作,在家陪他,妻子则承担全部家务。“本来儿子也有自己忙的事,但他也不放心,因为我心脏不好,有时觉得气闷,严重了就要马上送医院,他不在家里就不行。现在出门也是儿子开车接送,我自己在外面久了,走不动的,还得坐轮椅。”他甚至透露自己憋不住也要找老友稍微搓一会麻将,“就是不能太久了,马上让儿子开车送回来。”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登门拜访这位足坛名宿,并应活动组织者刘军之邀正式转交活动请柬。气色不错的王指导笑着释怀:“不要有太多的担心,我现在心情开朗,状态不错,积极配合治疗,这样状况还是能保持个好几年的,我愿意用我的大脑继续给上海足坛做点事情。”他家的电视机画面上,放着欧冠联赛一场十六强比赛的录像。拉着记者,他又整整聊了近一个小时足球的话题,从中国足球的大局到上海三支职业队的优劣,然后又是技战术细节的分析……最终还是记者主动打断,因为当晚他还要去做血透,他需要休息!

  点评三支“上海队”

  “小诸葛”一针见血

  “根宝10几年前搞基地的时候,我当面说过他‘做梦’!因为靠一个年龄层的球员要出一批精英,按照以往上海足球的人才培养规律肯定是不正常的。最早他收了90几个,他希望里面能出40个,我觉得能出几个就不错。最后‘两借借’,转会出去的,加上现在这支队,有二三十个,细致点分是两个年龄段的。当然,把这支队搞出来不容易,可以看得到根宝这十几年来足球理论的提高,现在这支东亚队还是上海三支球队里技战术水平最高的!”说到足球,王后军快人快语不留情面,他将根宝喻为志同道合的“老战友”:“我认为我们的足球理念一直有差别,但是他实干的精神是了不起的,所以有事找我问意见,我也尽可能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也不怕得罪他。他一直在带队,我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到退出做一个旁观者,旁观者有旁观者的视线,有时更能看清楚问题。”

  “这批东亚队球员他们大多数技术特点并不突出,但是在一起打了十几年,基本理念不一样——因为根宝也是一直在学习先进的东西,过去更依靠身体和作风‘抢逼围’,现在这十几年在传接上讲究了!我看他们的比赛直播,客场有几场打得不太好,主场的攻防体系比对手明显高出一头,有点先进足球的样子。其中像武磊(微博),还是个人技术比较突出的。但总体上说,缺几个有个人实力的关键球员,那只有看梯队里能不能再出几个人?一支成熟的球队,肯定是有几个年龄层次组成。身材也要高矮搭配,形成层次。”

  说到申花(微博),老帅还是认为作为中超(微博)老牌俱乐部,现在在管理方面不够专业,阻碍了球队的发展。而在球场上,现在的申花最大的问题是“中场没有清晰的理念”,注重中场的王后军认为:“中场问题无非就是摆脱和渗透,你主教练确立哪种目的,选择哪种模式,就要敢于选用相应技术特点的球员。现在申花给我感觉就是过于依赖几个外援,中场没动脑筋,像曹赟定(微博)这样技术不错的球员该怎样合理使用,到现在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

  而对于漂泊返沪的申鑫队,王后军也是褒贬各半,首先是赞许这支球队的务实和对朱炯(微博)的信任,“10年前李晓带衡源队的时候,就带他们老板徐国良来请我。当时我跟着林志桦的上海女足备战全运会,无暇分身,但对他们老板稳健、务实的作风印象很深。他能如此信任朱炯,这是这支队伍水平起来的关键。现在他们的问题也是前锋线依赖外援,但是外援的射门水平又总是差一口气,另外国内球员水平也比较平均,没有特别突出的。以他们现在对场面上的控制和表现,要能够取得相应的好成绩,恐怕还是要在关键位置上引进比现在提升半个档次的外援!”

  徒弟李中华 足球沙龙做“义工”

  上海球员,范志毅、成耀东算是根宝“国家二队”的亲手点拨,而要说王后军弟子的代表,那肯定首推李中华。王后军寄希望于自己在商海里事业有成的弟子帮他一起支撑“明星体育联谊汇”、“快乐足球大联盟”,而最早下海的李中华这阶段却只能“沉默”,因为他正处于自己事业的调整期。

  宜川路644号,一家体育彩票(微博)店内,走过过道敲开一扇关闭的门,里面豁然开朗:是一间带着玻璃门的客厅,这是李中华现在最常现身的“窝”——上海足球名将沙龙,“近年外贸不景气,他的公司歇业已经有几年,前不久还关闭了在宜山路上以女儿名字命名的一家小饭店,准备搞一家规模更大的餐饮企业,但现在还在筹备期,所以相对比较空。下午经常来‘主持’沙龙,坐坐吃吃茶,会会老朋友,有些球迷来找他聊天,他也很高兴……”彩票店主人是李中华的“助理”何昌林,兼职东华足球会总干事,他介绍说在这间还算宽敞的“沙龙”里,平时聚拢的都是昔日上海滩赫赫有名的足坛骁将,除了“小头”李中华,还有柳海光、范志毅、鲁妙生、李晓、奚志康、唐全顺、秦强、刘军、朱琪……“凡是老球迷叫得上名字的,基本都来沙龙坐过,聊过,这里现在就是这批退役名将的家。”上海老球迷们如果恰好邂逅这批名将,当然会喜出望外,而因为沙龙设在体彩店里,给彩迷做“智囊”又常成为他们的“义务活”,何昌林介绍:“中华他们从不买彩票,更别说赌球了,但是他们推荐个别场比赛还是很准的,毕竟他们都是一代名将,对纯专业的东西有他们的感觉。”这家体彩店和这个“沙龙”也由此显得特别神秘了。

  映衬王后军倡导的民间组织的足球产业,这些蜗居沙龙的名将当然积极支持,因为迄今为止所有类似的组织都是零打碎敲,尚未壮大声势。相比之下,李中华担任副理事长的东华足球会在海内外的影响更大些。“10月1日到6日,我们要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参加第十六届长青杯亚洲华裔足球元老赛,去年在上海东华主办了这一比赛,影响很大。今年我和妙生、小范、刘军、朱琪他们都确认出征,我们球队这段时间每周都打一场热身赛,小范的体能也在慢慢恢复。9月30日就要正式出征了,希望这次能卫冕冠军!”

  特别忠告:

  别指望外教

  今年中超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外援”唱主角,包括广州恒大(微博)、山东鲁能(微博)等引入里皮、滕卡特这些欧洲足坛名帅。但是自诩“旁观者”的王后军对此坚决地表示反感,“我见证了中国足球改革20年,从一开始就讲引进外教,所谓知名的外教来了一拨又一拨,给我们中国足球带来了多大的改变呢?为什么到现在还迷信,只有外教才代表先进呢?”

  王后军提到一件往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那几个赛季,申花连续请了前南联盟的几个所谓名帅,市里组织开申花的研讨会都叫我去的,我仔细听了这些名帅谈的观点,发现他们的理念其实都很陈旧,完全跟当时世界足坛的潮流脱节了。到现在,我们请的基本都是过时的,或者理念已经开始一点点落后的老教练,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作为身体力行了几十年的老教练,王后军还提到了外教对中国足球无法适应的顽症,“其实你们放下光环仔细看看,一样的教练带,为什么有几场比赛打得非常好,有几场却踢得一无是处?我来揭开这个谜底,那是因为里面几个关键球员状态好或者坏,外教绝大多数是依靠球员个人的技术发挥,自身的影响很小,包括现在的卡马乔也是这样!

  王后军还强调了一点“中国特色”,“那些真正大牌的教练,他们的带队水平是建立在欧洲球员普遍较高的基本功上,而我们的球员绝大多数基本功都不行?那你外教能手把手教吗?就算他们愿意加班,语言、认识、对中国球员合适的细节引导……这些他们还没有摸熟,合同已经到期了!”

  而对于现在硕果仅存的国产主教练,甚至包括在这一行当尝试并不算成功的范志毅等,王后军的建议是:“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研究足球!哪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像高洪波、朱炯他们几个,我觉得刻苦和专心都还远远不够!”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