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俱乐部要优化股权结构
2015-03-20 18:59:53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
中超直播吧
新华社今天撰文提出,响应足改号召,落实足改方案,打造百年俱乐部,从优化股权结构开始。
“打造百年俱乐部”是一个所有中国球迷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足球空喊了多年的口号。与这个响亮雄壮的口号形成对比的,是一家家俱乐部或退市消失、或改旗易帜的残酷现实。
(图)广州富力队是中国俱乐部颠沛流离、改旗易帜的代表。改名富力之前,球队曾经历过沈阳海狮、沈阳金德、长沙金德和深圳凤凰四个阶段。
中国足球俱乐部该如何建设?近日发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了具体路径,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俱乐部必须要先优化和稳定合理的股权结构,以此谋求长久生存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出手扶持。
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童惠敏对当今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股权结构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指出独资股权结构必然会有俱乐部冠名的问题出现,要去掉俱乐部企业冠名就必须鼓励多元投资。他说:“投资人对于足球投资的目的有很多种。但企业投资的大头是冠名费。去掉的话,投资人的积极性该如何保护?所以这里面就需要鼓励多元投资。
由于近几年国家经济转型,民营企业在生存和运营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加上现阶段中国职业联赛还处于烧钱亏钱的状况。投入产出比太低,只是一些无形资产,比如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投资一两年还可以。一旦出现企业效益明显下降的情况,俱乐部战备升级,投入加大,俱乐部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如果再没有了冠名权,民营企业对于投资足球俱乐部会更加缺乏兴趣。
因此童惠敏建议俱乐部多元投资改革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引进多种成分的一种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作为股东,资本多元化。如果有国企参与,有体育发展基金参与,然后民营企业参与,就可以慢慢逐步地把冠名这一块淡化下来。
(图)北京国安、山东鲁能、杭州绿城和重庆力帆是中国职业联赛中投资人单一的典型。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足球俱乐部名称之所以不断变化,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目前,中国足球俱乐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俱乐部基本没有盈利的。俱乐部收入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冠名赞助。相对于其他模式,冠名赞助操作起来最为简单,赞助企业一年几千万的冠名投入就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要想促进中国足球俱乐部稳定发展、长盛不衰。首先足协等监管机构应出台相关制度和法规,从制度上杜绝球队名称频繁变更。其次是引入多元投资。无论从整个中超联赛看还是从俱乐部自身看,投资方过于单一,既受制于行业景气与否,难以稳定提供俱乐部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保障,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式决策”。
此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市场开发和品牌变现能力对于俱乐部稳定、长久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尤其俱乐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是既懂足球又懂经营的人才,而不是上级单位随意指派的人。
同时要调整收入结构,尤其要使足球赛事转播权成为俱乐部重要收入来源。《足改方案》提出要实现赛事电视转播权有序竞争、确保赛事主办方和参赛主体成为转播权销售的主要受益者。目前,由于我国足球联赛电视转播权并没有完全放开,导致足球转播权廉价出售。
据统计,上赛季中超公司转播权收入创下新高,也仅为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在欧洲五大联赛,转播权销售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英超俱乐部获得的电视转播权收入高达14亿英镑。
最后还要调整明确政府的角色。以前,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百姓看球愿望,或者希望把俱乐部留在本地,常常拿财政补贴俱乐部,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这种短期的财政补贴行为,既引发了一些非议,也不是一种常规、科学的做法。
今后,政府的角色就是制定政策,不要太多的约束,要引导和监管。当然政府也可以通过政府的投资公司、或以场馆等资源入股,按市场规律办事,帮助俱乐部发展壮大。
力帆俱乐部总经理孙黎罡认为俱乐部改造股权结构需要政府的扶持。他说:“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对当地足球很支持,通过返税、相关基金、招商或者财政拨款等方式帮扶俱乐部。也有些地方认为足球已经市场化了,就不管了。足球联赛虽然是市场化运作,但足球事业是带有公益性,政府得管。目前,仅凭企业投资负担太大,力帆此前出现转让风波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投资、场地、税收等方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
在重庆力帆主教练王宝山看来,中国足球俱乐部“死亡率高”与将身家性命压在一家企业那里有关。他说:“企业投资足球并不意味着职业联赛就市场化了。中国足球改革二十多年来,多少企业进来和退出啊,我们现在的俱乐部过于依赖企业投入,企业效益好俱乐部也好,企业效益不好,俱乐部就要被转卖或者死掉。”
王宝山认为中国足球俱乐部若想做成百年老店,就必须改革股权结构。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投入,各占一定的股份,这样不会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而影响俱乐部的正常运营。
日本足球和我们几乎同时进行了市场化、职业化改革,当初如松下、日产等赞助的俱乐部后来都去企业化了。现在就是要加快股份制改造,实现中国足球社会化的常态,这样俱乐部就能融入生活当中,成为一种文化,引导人们拼搏向上,从而带动整个中国足球在人才培养、产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