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高层:外迁昆明无可奉告 本赛季每天都为钱发愁

2013-11-18 09:57:33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你说的申花主场迁到昆明的事情,我无可奉告。”16日,当本报记者就申花主场迁移一事第N次询问申花董事长周军[微博]时,周军再次给记者了一个之前他重复了很多次的答案。2013赛季结束后...

  “你说的申花主场迁到昆明的事情,我无可奉告。”16日,当本报记者就申花主场迁移一事第N次询问申花董事长周军[微博]时,周军再次给记者了一个之前他重复了很多次的答案。2013赛季结束后就听到申花要在2014赛季迁移主场,记者多次向申花方面求证,但申花方面都没有给记者明确答复,甚至记者已经从云南方面拿到确切消息,周军仍旧没有给出答案。周军明确表示,他只愿谈这个赛季的上海申花[微博],申花精神和申花面临的生存困境。

  □记者刘翔宇报道

  困境,球队存在巨大生存压力

  《足球》:有消息说申花明年主场将搬到昆明,确有其事吗?

  周军:之前我就说过了,对此我无可奉告。

  据我所知申花2013赛季前确实有出走的计划。

  当时确实考虑过去芜湖,但我们还是决定留在上海,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俱乐部的运营问题。这一年还是遇到很多困难,实际问题一个都没能解决。今年在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苦熬、坚持,保住申花的命脉,但现在的问题是,2014年即使我们愿意,球员也不会再这么熬了,毕竟是个俱乐部是个产业,付出太多了,而且我们也不能要求我们的球员每年都要以精神第一,大家苦了一年不能让他苦两年,况且明年的竞争会更惨烈。

  《足球》:本赛季申花到底遇到了什么困境?

  我们球队今年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球队生存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外界也都知道,相关报道也很多。俱乐部的运营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做出改变,我们也在寻找出路。如果还是依靠单一股东,继续支撑申花,目前的运营环境造成了,要想让球队2014赛季运营平稳,很难实现。

  《足球》:你们到底承受了怎样的生存压力?

  我们确实承担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果20年的申花在我们手里降级,历史会怎么评价我们?所以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护他。今年从赛季开始,我们就每一天都在为钱发愁,但不可能像祥林嫂那样告诉所有人我们的苦楚。资金周转最困难的时候,俱乐部投资人以及高层每个人都拿钱往里垫,有时甚至都跟自己的朋友付息借钱,给球员发奖金,保证球员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打仗打到最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有钞票啊,绝对不能让球队掉级。

  《足球》:申花具体是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随着金元足球大行其道,中超投资水涨船高,大家都在搞军备竞赛。七年前朱骏[微博]接手球队,一年五千万人民币就能够生存,时过境迁,现在需要一个亿、两个亿,才能够保级。当时我们接手的时候,每年投五千万这个实力是有的,但每年超过一个亿、两个亿的投资,没有任何外力去帮助承担,只靠我们自己,是肯定不行的。

  《足球》:申花目前面临的窘境和朱骏自己经济实力的变化有关系吗?

  这是两个概念,朱骏不止一次提过,他的企业和球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的企业好或不好,都不能用企业的钱去投俱乐部。接手申花之后,朱骏想把原有的资产盘活,让其生存,但现在事与愿违,很多复杂的原因使申花没办法盘活。朱骏搞足球有兴趣、有热情,但投资申花七年,如果光是兴趣显然是不够的,兴趣也是有个度的,有钱才能谈兴趣,没钱还玩什么兴趣啊。现在更多的是责任和感情在支撑。

  最近几年外界看申花,总是简单判断是申花没钱了、朱骏没钱了,可大家也许忘记了,2013年前的两年申花的投入是巨大的,如果俱乐部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理顺,我们更可以用这个平台、用我们的头脑去经营、创造,结果这两年看不到这个希望,还要继续砸钱,这是很难做到的。俱乐部生存不能再只靠一个投资人,要大家共同帮助。朱骏的主业和足球没有关联,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就算很有钱,他还愿意这样去投吗?而且市场的反馈,对朱骏的评价也不是很公平。

  《足球》:朱骏当年接手申花的时候是出于一种责任,现在呢?

  现在更是在负责任。今年我们就扣六分,又罚款,如果不负责,一扔不管就好了。现在不是说谁接手马上就会有所改观的,足球是有规律,恒大[微博]能够有今天也是经历过一年中甲的,这需要过程。另外,投资人每年在足球上扔七八千万,甚至上亿,如果这钱我们自己拿来过日子会非常好啊。但我们要把申花养活,让他成长。

  朱骏搞申花一共投了多少钱?

  具体数字我不方便透露,有外界说,朱骏自接手申花以来投入六点多个亿,我认为朱骏的实际投入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求生,几个层面都没有出路

  《足球》:那么你认为申花的生存困境是怎么造成的?

  周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支球队生存需要两种依托,一是本身的运营,二是外部经济的支撑。在中国单凭俱乐部去进行市场运作是很难的,在欧洲俱乐部市场运作挣钱的渠道主要是电视转播、赞助商、博彩业、门票收入,在中国电视转播不属于俱乐部的,博彩更不用谈,门票收入是十分微薄的。当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俱乐部要去寻找生存的办法。之前都是依靠投资人本身其他主业的钱投入,然后是靠俱乐部本身去盈利,基本上入不敷出,第三是靠当地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补贴加上赞助商。在上海,足球俱乐部的生存问题也有部门在积极地解决,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一些积累的问题是不能够马上得到解决的。几个层面都没有出路的前提下,俱乐部要怎么办?能怎么办?

  《足球》:为什么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中,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赞助足球?

  上海是海派文化,上海的球市和北京、西安的球市都没办法比,这里是世界各方文化的融合,足球文化并不兴盛。加上前几年足球形象很不好,申花由于之前历史原因也受到处理,这对申花的影响也很不好。近两年足球环境在变好,但上海的竞争也很激烈。而且原本申花是国有的,在我们私营企业接手后,得到的认同感是不多的,这个问题不光在上海,包括大连,阿尔滨的认同感也有问题。上海本地企业对俱乐部投入的决心受到影响。另外,足球还是烧钱的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你也不能要求一些企业投入进去。

  《足球》:申花落入目前的困境,与一直以来的股权问题有直接关联吗?

  把申花目前的困境直接推到股权问题上是不负责任的,而且这种做法是在挑唆申花和股东之间的矛盾,同时把很多责任和矛盾转嫁到政府身上,这是很不好的动机。作为俱乐部,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论调,也从没有这样理解过。但股权的问题,我们把他放到市场来看,是阻碍我们市场经营的一个很大因素。走向市场的方式有几种,一种是胸前广告,但目前社会已经很少有人投入的,作为广告的渠道,路已经很窄了,另一条路是有兴趣的大家一起参与,我们共同来玩,但股权问题理不清,确实存在影响。当然,这里面涉及国有资产的问题,需要时间、需要政策,有很多政府考虑的问题,我们也理解。

  《足球》:过去几年中有赞助商因为股权问题而放弃赞助的吗?

  曾有泰国、新加坡的财团表示了兴趣,但股权都没理顺,人家是不是应该找我们谈都是个问题,觉得找我们谈没有意义。所以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确实产生一定影响。如果股权都不理顺,我们没有办法去创造。

  《足球》:申花的股权问题解决的关键节点在哪?

  股权问题我不过多评价。

  《足球》:申花目前面临的困境,也是很多其他球队所面临的问题?

  怎么让球队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这是各地方体育局应该考虑的东西。其实放眼整个中超,并不是申花一家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好,还有些中超球队的生存环境也不理想,中超要良性发展,解决好球队的生存环境,让球队的自身造血功能得到增强,是当务之急。中超联赛球队的投资人不能单一化,难道只有搞房地产的才能来搞足球,搞游戏的、搞别的就别弄足球了?这更加不是足球发展的规律。还是要让俱乐部自己有造血能力。

  上海,内部何谈老大?

  《足球》:你如何看待上海另外两队?

  周军:我对东亚的青春风暴从内心里是赞赏的,徐根宝指导的付出和坚持是值得敬佩的,本赛季他们表现出不俗的战斗力,值得我们学习。但也有担忧,现在这些年轻人第一年确实表现不错,但在这样的环境里,接下来比的就是待遇、金钱,也有可能他的很多年轻球员受到了诱惑,也出现了动荡。健力宝那一批回来的难道比东亚的差?但后面慢慢就没了,如何把这个球队凝聚起来,到最后还是一个经济的问题。申花碰到的问题我相信东亚接下来同样会碰到。德罗巴[微博]钱少照样没心思踢球,为什么中国球员钱少就要有心思踢呢,这不公平。至于申鑫,他们刚回来,我对这个球队不了解。

  《足球》:三队彼此间存在良性竞争吗?一直以来都有人在讨论到底谁是上海滩老大。

  我认为一个城市有三支球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同城球队的竞争关系是肯定的,但现在这种三支球队状况都不好的情况下,在内部谈什么老大?这是没有意义的,等我们都是争冠球队的时候再来谈老大吧。足球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是有文化传承在里面的。一支球队的底蕴是要通过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积累和球队文化的塑造来慢慢形成的。不能用某一场比赛的胜负来论资排辈。我希望有一天这种竞争可以是良性的,比如当年的申花和国际,至少那时候大家实力相当。很多东西不能急,新的俱乐部需要沉淀。

  《足球》:有消息说,上海市政府未来会为三支球队寻找赞助商?

  从来没有听到这样的消息。市体育局领导对我们还是比较关心,球员转会的时候会帮助协调,包括减免场租等,能够做的也在做。虽然从整个足球大环境的资金需求来讲,还是差很多,但还是要表示感谢,大家各有各的困难。

  我们也不能强硬地要求政府去支持,如果没有支持的话,我们最后面临的就是欠薪、降级。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遍,希望有企业来一起弄,但没有企业愿意来,至少没有来和俱乐部直接谈过的。另外,我们也不希望企业来就是要一口吃掉我们的,我们希望寻找真正爱足球的、对足球有持续热情的企业进行合作,不是你有钱就可以。

  我们提出一点,我们可以重组,但请你先以赞助、支持的形式进来,有一个磨合和过渡期,慢慢进行转变,而不是一下子换朝代,这样对球队会很不利。比如大连足球合并的效果就并不好。

  精神,一把刺刀能拼多久?

  《足球》:申花本赛季负六分起步,欠薪消息不断,可球队一个赛季下来,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还不错,俱乐部如何做到让球员安心踢球的?

  周军:我们搞足球也将近十个年头了,是有积累的。现在这批人中有很早就跟着我们的,也有新加入的,大家都在这个大家庭中,坚持下来大家产生了感情,彼此信任,我相信我们的球员也看到了管理层对足球的执着和追求,对申花的责任,这是底蕴。底蕴是一方面,投入和实力是保障。我们今年投入1.2亿,外援选择上没有水货,是高效的球员。把申花11个主力放到台面上,我觉得我们不输给任何一支球队。二是整个团队的团结、信任,一个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是很正常的,问题是你的员工能否理解,你是否能面对这些事情,申花最近几年在经济上出现了情况,我们都是实事求是在面对,如果员工因为欠薪而丧失了认同感,就没有人为球队拼命了,欠薪并不可耻。另外,我们可能拖,但不会欠,这个月不发,我就是去借钱,下个月也要发给你,这就是一种承诺。彼此有信任,是渡过难关最重要的一点。第三,俱乐部的管理井井有条。唯一遗憾的是客场成绩,我们没有赢过一场球,平局太多,这是要改进的,后来我们也在调整,包括对教练组的调整,去年阿内尔卡、德罗巴在的时候就平的很多,不光客场,主场也平。今年主场就赢得多了。

  《足球》:今年逆境中的申花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经常上演逆转好戏,而且在对长春亚泰[微博]的保级关键比赛中也表现了真正的职业素养,申花精神成为本赛季正能量的代表,你怎么看待申花精神?

  今年申花给外界的感觉是经济困难,德罗巴、阿内尔卡走后人员不足,因此外界看低申花,结果申花展现出这样的成绩和斗志。我想这种精神在很多球队里都有,只是今年申花因为比较困难、反差比较大,所以更明显一些。今年有很多逆转,是不容易的,尤其有的是在失三个球的情况下,这不是偶然现象。申花精神是多年的积累,互相的信任,特别是在外界看低我们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更要争气。另外,到今天为止,我可以负责任地讲,申花从未打过一场默契球。

  《足球》:在没钱的情况下,你们做到了人心不散。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互相都是信任的,队员也非常清楚俱乐部的处境。但一个球队的生存不能只靠精神,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全年的运营经费,如何和其他球队抗衡?没有弹药,靠一把刺刀能拼多久?

  《足球》:申花遭遇资金问题,引援思路会不会有所变化,是否已经退出了主流竞争行列?

  申花从未放弃竞争,包括今年和排名前几位的球队的几场关键比赛,我们都打得不错。引援思路不会太大变化,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认为找德罗巴、阿内尔卡过来是不对的,他们的实力毋庸置疑,只是要看我们做好准备没有,说通俗点就是有多少钱吃多少饭。如果做好准备了,各方面都理顺了,俱乐部财政支出完全能够承受的情况下,那当然越大牌明星来越好。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