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广州球迷:有你们 广州足球永不独行(图)

2013-09-26 18:29:26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最可爱的广州球迷有你们,广州足球永不独行             有你们,广州足球永不独行。  看过了有太多失意,未冷却热情,将心倾,把手牵,理想终需要拼。你与我会挽手打气,哪会怕冷清?歌...
最可爱的广州球迷最可爱的广州球迷有你们,广州足球永不独行有你们,广州足球永不独行

  有你们,广州足球永不独行。

  看过了有太多失意,未冷却热情,将心倾,把手牵,理想终需要拼。你与我会挽手打气,哪会怕冷清?歌声中,广州队,越秀山中的霸气。赶快将你的手举向天际一起摇动,赶快掀起千次不断的,人浪里,我哋要欢呼:

  广州队,梦想艰辛里追,

  广州队,遇挫折不后退。

  广州队,有欢欣与泪水,

  广州队,冠军终归这里。

  每一次,当这首激动人心的《广州队》旋律响起时,看台上总有闪烁的泪花和坚定的眼神伴随着广州队。或胜利、或失败;或激动、或感慨;或狂喜、或悲伤。只为一个信仰、一份承诺、一生执着,将自己的心与广州足球同呼吸共命运,将自己的血液彻底融入广州足球的荣辱。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属于自己与广州足球的动人故事。他们,就是最可爱的广州球迷——广州足球最坚定的第十二人,有了他们,广州足球永远不会独行。

有你们 广州足球永不独行有你们 广州足球永不独行

  专题撰文 羊城晚报记者 林本剑 李斯睿

  “广州队好嘢啊!”

  广州球迷联盟、南粤球迷文化协会、十二卫球迷会、高校联盟、佛山球迷联盟、广州网络球迷联盟、吴川球迷会、广州花都球迷会——经过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如今的广州球迷主要以以上八大球迷联盟为支柱,形成了覆盖南粤、辐射全国、走向亚洲的声势浩大、组织有序、影响颇广的广州球迷组织群体,烧旺了广州职业足球的熊熊大火。

  一首歌

  广州球迷联盟始建于2006年3月,由当时的广州圆动力球迷联盟、广州越秀球迷会、广州高校球迷联盟合并而成,是广州地区第一个非官方球迷团队,也是如今最具影响力的球迷联盟之一,如今的很多球迷组织负责人,最早加入的也是球迷联盟。传承、唯一、忠诚,是广州球迷联盟现时实践和今后发展的本土球迷文化理念。自职业联赛开始至今,尽管广州队七度易主,但在他们心中,球队由始至终只有一个名字——广州队。

  广州队经历沧桑,跌宕起伏、饱受酸甜苦辣的风雨洗礼,但无论广州队成绩如何低迷、甚至在2010年“被”降级,广州球迷联盟始终与球队不离不弃、并肩作战、共担风雨。2007年,天韵文化及黄毅成先生把黄先生亲自作词作曲的《广州队》授权给广州球迷联盟作为会歌并沿用至今。

  2012年,广州球迷联盟又得到本土知名说唱组合“讲者”的支持,由他们创作了歌曲《广州旗》,歌曲以说唱的形式、用球迷的角度说出了广州球迷对广州队传承、唯一、忠诚的理念,通过歌词描述了多年以来广州队经历了许多浮浮沉沉,但广州球迷不离不弃且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打造广州队魔鬼主场,是广州球迷联盟创会时所立下的宗旨,担当球队赛场上的“第十二人”,是联盟的本能和职责。每逢主场赛事,会员们都以统一色调的着装、整齐划一的动作、如潮般的本土语音呐喊这三大特色,倾情为自己的球队助威鼓劲。“用粤语助威,是我们坚守那份属于广州特有的文化要素和对于球迷本土文化的传承。”

  一种情

  南粤球迷文化协会简称南粤球迷会,成立于2009年,致力宣扬南粤球迷文化,以成为国内大规模和谐社会群体为发展方向,发挥文化创意理念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弘扬大中华文化以及南粤文化作贡献。协会负责人表示,广州足球在我国高级别足球联赛中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洗礼,“广州队”三字呼号早已深入民心,从未更改。广州球迷对球队的支持,源自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与精神;而广州队,正是这种本土文化与精神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为广州队呐喊助威,宣扬南粤球迷文化及南粤文化,对这片培育我们的热土作出回馈式的无限贡献。

  球队的存在价值有如这座城市的存在价值,无论光阴的流逝还是时代变迁带来的物非人非,无论别人认为是好还是坏,我们爱的是这里带给我们的一切,与生俱来,不曾更改。 ”

  一句话

  广州十二卫,前身为广州球迷远征军,该球迷组织是广州恒大客场远征球迷的主力军。2011年5月20日,十个广州恒大队铁杆球迷,有的坐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小时火车从不同城市赶到济南,支持广州队。当天,他们正式成立广州球迷远征军。2012年,广州球迷远征军决定在广州恒大的主场也同样以组织的名义支持广州队。由于主场非远征,故球迷会改称广州十二卫,意为球队的第十二人。同时,球迷会继续负责组织广州恒大的客场球迷远征全国各地。十二卫的助威口号在广州球迷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去年恒大首次参加亚冠的第一场比赛是客场对韩国全北现代的比赛,十二卫球迷在全北现代的主场打出的两个横幅“路再远,我哋都一路追随”(路再远,我们都一路追随)和“向世界嗌出广州的声音”(向世界喊出广州的声音)成为他们的代表作。如今,几乎在恒大的每一个客场都能见到十二卫球迷会的身影。

  还有高校联盟、佛山球迷联盟、广州网络球迷联盟、吴川球迷会、广州花都球迷会等,无不将自己的喜悦哀伤与广州足球紧紧联系在一起。八大球迷组织如今的正式会员过万,一些组织如球迷联盟、南粤球迷会等都有数千名会员,在广州球迷中真正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几年来,无论是在越秀山、增城、佛山还是天河体育场,广州的主场氛围一直得到中国足球界(包括官方与民间)的肯定,广州赛区多次荣膺全国最佳赛区称号,如今更是已成为亚洲第一主场。以八大球迷组织为核心的广州球迷营造的红色天体,是广州恒大取胜的强大动力。

  “广州队好嘢啊,砌佢啦!”(好样的广州队,“揍”它)让我们倾听球迷的呼喊和心声。

  A、“球队越是在低谷,球迷越是心齐”

  讲述者·梁骏(广州球迷联盟创作活动组组长)

  “球队越是在低谷,球迷越是心齐”

  26岁的梁骏是广州球迷联盟创意活动组组长,回忆起自己首次踏入现场看球的经历,总离不开家庭的传承。2002年,香雪集团正式入主广州队,在那一年,15岁的他收获了人生第一件广州队的球衣,“全绿色的香雪球衣,一个签名足球以及一枚小旗,当时我年纪还小,记得是妈妈带我去报名的,她知道我有这个兴趣。”

  伸出拳头 齐撑广州

  像阿骏一样从读书开始就关注广州足球的广州仔不在少数。“当时球队成绩没有现在这么好,也没有这么多人关注。直到广药2006年接手后,广州球迷联盟正式建立,球迷文化和风气在羊城开始迅速发展。

  2009年,当时的广州医药队还在中超,阿骏还没有加入球迷联盟,“当时朋友对我说,越秀山看球气氛非常好,总比你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要好吧。那时候跟着他们看了两三场,觉得不错,对球队更加有归属感。”

  谁也没有想到,当广州足球正要在2010新赛季大展拳脚时,因打假球被中国足协勒令降级。那时,阿骏刚好在外地工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感到百般无奈。“2009年我们还在中超,踢得还算不错,2010年开季突然说要降我们,当时心情很失落,像失了魂一样。”随后,阿骏看到广州球迷发起‘伸出拳头,齐撑广州’的行动,心情为之一振。“在广州足球最危难的时候,却成为生活在广州、一直支持广州队的球迷最齐心的时候。”也是在2010年,阿骏正式加入了广州球迷联盟,成为这一组织的一员。

  那一年,正好遇到广州举办亚运会,阿骏和绝大部分球迷一样,新赛季奔波于增城、佛山等地,为广州队呐喊助威,连新路上的地铁纪念堂站C出口,每逢周末,十多辆浩浩荡荡的大巴聚集在此,“蓝色的海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正如2010年当时贴满羊城大街小巷《伸出拳头,齐撑广州——广州足球!顶住!》的海报一样,球迷喊出“广州不能没有足球,祝愿广州足球借此契机涅槃重生,迎接新的辉煌。”也是在那一年,阿骏开始了在球迷联盟的无偿工作。

  站在越秀 照全家福

  出于对足球的热爱,家庭并不富裕的阿骏每年都会拿出近5000元来购买球衣以及纪念品,“自从我工作以来,我有多余的钱都会买球衣,广州队和曼联队我基本每年都会买。”阿骏告诉记者,从2007年广药时期就开始买,“当时很多时候都买不到,得托朋友关系在球队帮我拿回来,绝大多数是球员下场版球衣。”

  相比起阿骏对足球的热爱,他的妻子则算不上球迷。“去年年底我太太不喜欢我去,现在她比以前好多了,我现在正在慢慢发展她。”谈到这里,阿骏会心一笑,从谈恋爱到现在结婚,六年的时光过去了,他俩没有吵过架。但在阿骏的心中也有一丝遗憾,“结婚时本来想进越秀山(体育场)拍婚纱照的,不过很可惜没成行。问了几家影楼,也没有提供越秀山体育场拍摄的。”阿骏表示,假如明年有孩子的话,一定希望能够站在越秀山球场上,一家三口来一张全家福。

  B、“永远记得13年前那场球”

  讲述者·刘宝星(南粤球迷文化协会副会长)

  “永远记得13年前那场球”

  今年33岁的刘宝星,是南粤球迷文化协会的副会长,与大多数广州球迷一样,小时候跟随着父辈的足迹,上越秀山看球。在他的记忆里,广州足球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越秀山足球场是广州足球的风水宝地,而2000年9月23日,甲B联赛广州太阳神主场对阵北京波导的保级生死战,假如没有曾庆高最后那一粒进球的话,或许就没有现在广州足球的复苏和兴盛。

  保级日,悲喜转换

  2000年,对于广州足球而言是一种苦涩的喜悦。从1994年甲A元年亚军,到2000年甲B联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一分钟才起死回生地保级成功。用阿星的话说,如果没有曾庆高最后那一脚球,就没有今天广州足球的繁荣局面。

  那一年,阿星年仅19岁,“那天(2000年9月23日)是周末,正常来说做销售的都要上班,结果我专门请假到省体育场看球。”阿星回忆起当天的场景,“其实平时门票也就是几块钱,但是由于球队成绩不好,没有人愿意去现场看球。可保级那天进场的球迷人数比整个赛季到现场的人数总和还多,关键时刻,其实大家心中还是对广州足球充满了眷恋,不希望它真的降到乙级。”

  1998年10月25日,广州太阳神在省体育场以1比1战平青岛海牛,最终以4胜8平14负仅积20分的成绩位列甲A十四支球队的最后一名,降入甲B;2000年9月23日甲B联赛最后一轮,广州队却又在省体育场与北京波导迎来保级生死战。阿星感慨,这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

  那场比赛,中国足协聘请了新加坡裁判执法,不过吹了好几个都不利于广州队的判罚,整场比赛看下来让球迷很郁闷。“广州队一直进攻,但就是不进球,真是急死人了。”阿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最后时刻,全场球迷都站起来,有些人甚至看不下去,准备离开球场了,有的已经哭了,就等裁判吹哨那一刻,目送广州队降级。”然而,正当所有球迷都为之绝望时,补时最后一分钟,31岁老将曾庆高在大禁区外一记远射破门。这一球,让曾庆高三个字永远留在广州足球这片热土之上,“都已经绝望的时候,对方解围,曾庆高跟上去打了一脚世界波,对方守门员还挡了一下,但球还是奇迹般进了。当时曾庆高兴奋地满场跑,全场球迷感觉都快疯了。”

  然后,球迷冲入球场,局面完全失控,“第一拨冲进场内欢呼,当时场景很混乱,所有人都在欢呼,看到球员就上去紧紧拥抱,我和几个朋友在内场草地,拔球场上的大叶草。”当时,一旁的保安也毫无办法,而回荡在球场的广播却让场内球迷在两三分钟内迅速恢复到平静,“由于还要开一个中圈球,当时广播就喊大家赶紧回到原位,不然就要判对方赢,结果大家‘哄’一下全部都散了。”

  比赛重新开始不到30秒的时间,当值主裁判吹响了终场哨声,那一刻,所有在场球迷又都冲进了球内。“球员都冲回更衣室,我们则冲回到了场地欢呼。当时很多球迷在扒球员衣服,我记得袁俊辉就被扒光了,只剩下一条底裤。”

  看台上,默契配合

  与大部分广州球迷一样,孩提时,阿星是在父辈的带领下前往越秀山体育场看球的。“真正去越秀山看球的是从广州白云山时代开始,那时候不懂足球,跟着爷爷、爸爸去看球,舅舅带我去天河体育场看广东万宝(1988年,第六届全运会冠军广东队以广东万宝的名义代表中国参加亚俱杯)的亚俱杯比赛。从甲A第一年起正式自己看球。”阿星说。

  2007年,阿星加入广州球迷联盟,此后,他又加入到南粤球迷文化协会,从2010年在增城体育场十多人拉着横幅助威,到2011年天河体育中心第3区,第13区,至今年的第5区。目前,该球迷会的会员人数已达2000余人。

  每逢广州恒大主场的比赛,八大球迷联盟聚集在天河体育中心,为球队加油助威。阿星回忆,主场与日本浦和红钻以及此后的联赛主场比赛,各大球迷组织有段时间“各自为政”,导致助威口号不统一,助威效果不明显。为了营造统一的助威声,几大球迷组织相互沟通,达成协议。“比如上半场是球迷联盟那边带,我们跟;下半场自己带,他们跟。”对于是否经过事先排练,阿星笑言:“其实大家都是从那里(球迷联盟)出来的,助威歌曲、口号等,只要在场上用心唱一两次,都会知道怎么喊,听着鼓点就知道怎么跟。”

  作为南粤球迷会副会长,阿星坦言更多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包括内部会员问题收集与统筹,平时内场工作安排等。他直言,球迷协会是自发组织,都是一群为广州足球无私奉献的球迷。“球迷协会是为球队提供正能量,给他们最大的支持。”据阿星介绍,目前,南粤球迷协会的会员来自五湖四海,“墨西哥、威尔士,甚至有会员在中国香港上班,下班后直接坐火车赶来看球,比赛结束之后马上赶回去。”

  关于广州足球,球员本土化的话题,阿星也没有回避,他认为,广州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只要球员身穿广州队服,在场上为广州效力,球迷自然会爱戴他们。阿星直言,内、外援在历史上对广州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1998年曾庆高那一粒起死回生的进球,上赛季联赛最后一个主场,郜林最后时刻的绝杀帮助球队卫冕联赛冠军。在看台上我们甚至打着支持张琳芃的标语。真正爱广州队,为广州足球打拼的球员,无论是本土还是外地的,我们都会支持。”阿星说。

  林本剑、 李斯睿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