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泰中超与预备队两极端守青山没柴烧 96一代太旺盛

2013-09-10 12:30:13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中超直播讯 中超联赛战罢23轮,中超诸强中一线队和预备队成绩基本同步的只有山东鲁能、北京国安、贵州人和少数几支球队,大部分球队却走向两个极端。比如长春亚泰,他们的一线队成绩与...

  中超直播讯 中超联赛战罢23轮,中超诸强中一线队和预备队成绩基本同步的只有山东鲁能、北京国安、贵州人和少数几支球队,大部分球队却走向两个极端。比如长春亚泰,他们的一线队成绩与预备队成绩反差鲜明,一线队是身陷保级泥潭,预备队则紧追领头羊山东鲁能。这不是长春亚泰预备队第一次有这样的抢眼抢眼,上赛季他们便勇夺预备队联赛亚军。不过,预备队超强的实力无法对一线队超残酷的现实形成有效互补,不禁让人生出守得青山没柴烧的困惑。

  是自给自足,还是拿来主义

  足球的发展是一个“根本”问题。根,就是青少年;本,就是顶级联赛。现阶段中国足球,抓“根”是最重要的事情,可在以年轻球员为主的预备队联赛中,不少中超球队便为不重视青训埋下人才危机的种子——2012赛季中超预备队联赛,冠亚军山东鲁能和长春亚泰的积分(79分、65分)高出排名靠后的8支球队两倍至四倍(最后一名大连实德积17分)。2013赛季中超预备队联赛战罢23轮时,这样的情形依然没有改变,排名前两位的山东鲁能(56分)、长春亚泰和江苏舜天(同积45分)高出最后两名辽宁宏运、天津泰达三倍之多。

  “中超联赛和预备队联赛不一样,一支俱乐部的两支球队也会有不同的成绩,一线队成绩不好和预备队成绩好并没有可比性。我们所有球员都在一起训练,当然年轻球员练得也很苦,这让我们保证我们在未来的联赛中打法有延续性。”萨布利奇说。

  不过,有年轻人的球队有未来,而后备力量如此大的差距,也凸显诸强的竞争力。在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里,长春亚泰的梯队建设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不仅拥有完善的U10、U13、U15、U17、U19、预备队六级梯队,而且在中国足协举办的各级青年赛事中也屡屡杀进三甲。可问题也随之而出,这样一支青训体系完备的俱乐部很少自给自足,很多入选过不同年龄段国家队的国字号小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年年都有拿得出手的青训成绩,但却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原因是“96一代”旺盛的生命力压得梯队小将几无出头之日——从1985年至1986年龄段起,每支梯队到了U19阶段都面临着整体解散的尴尬,巨额投入无法收到回报。即便米田贺、刘成、刘卫东、刘晓东和裴帅5名球员能够登上中超舞台,也都是当年各级梯队保留下来的独苗。

  于是,在需要补充实力时,引援成了俱乐部每个赛季的必要手段,只是日渐萧条的国内球员转会市场可供选择的目标不多——2010年、2011年、2013年,俱乐部引进的多名内援只能扮演替补角色,或委身预备队联赛,2012年甚至没能引进一名内援,而2013年二次转会加盟的赵明剑也是从山东鲁能租借来的,阎峰则是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将。

  抓好青训,要耐得住寂寞,也必须要承受短期无法带来成绩的压力。2012赛季,山东鲁能虽然最后时刻才上岸,但有着正规的青训体系,阵痛只是暂时的,2013赛季,山东鲁能已稳稳坐住榜眼位置。在金元足球的概念下,能够不急功近利,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俱乐部才不会悲观未来。

  压力之下,年轻化受阻

  为了追求成绩,俱乐部往往搞拿来主义,每支梯队的投入不足,导致处于足球启蒙年龄的孩子不愿踢球,足球儿童数量急骤萎缩,选材的范围越来越小,很多俱乐部不得不在全国撒网,几网下去,提前下手的俱乐部捞走了好苗子,而下手晚的俱乐部捞到的实际上是人家挑剩下的。

  本土优秀球员的稀缺,给青训不错的长春亚泰提出了一个课题,是自给自足兼顾自产自销,还是继续靠“拿来主义”打天下。“砸钱买人,短期内可以提升球队的成绩,但长远来看,还是权宜之计。前几个赛季,国内转会市场不错,只要肯花钱还能买到一些好球员。可现在有能力的球员越来越少。水平高的,俱乐部不会轻易放人。水平差的,俱乐部又卖不出去。如果不培养梯队球员,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球员。”俱乐部董事长刘玉明说。

  近三个赛季,以90后球员为主的长春亚泰预备队表现出了很强的实力。2011赛季第五,2012赛季亚军、2013赛季目前排名三甲。不过,在联赛成绩压力下,沈祥福、萨布利奇、李树斌三位主帅都没有解决好球队年轻化问题。

  2010年,时任长春亚泰主帅沈祥福开始调整球队年龄结构,抽刀砍掉一批老将,将高敬刚麾下全国U19联赛冠军队整体抽进一队。不过,“敢不敢用年轻球员”考验着沈祥福以及继任者的魄力——四个赛季,孙捷、杨贺、李光、潘超然这批当年只有十七八的小将在预备队中“熬”到了二十出头,但鲜有在中超赛场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萌生了转会他队的想法。

  因为他们还在努力争取一个替补出场机会时,而同年龄段的张稀哲早已成为北京国安的胜负手,并入选了国家队,而杨一虎、孙柏、宋文杰、朱建荣、刘尚坤等也在各自球队打上了主力。若不是他们的恩师高敬刚极力劝阻,这支曾是全国同年龄段佼佼者的球队早已解散。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梯队成才率低与梯队的出色战绩无法形成正比,固然有多种原因,比如上面提到的“96一代”,比如选才难、成绩压力、频繁换帅,以及新帅买进自己人的习惯性思维。不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从自己的梯队中选拔人才才是亚泰基业长青的根本。

  以往,长春亚泰主教练流动性大,他们在执教过程中没有系统考虑年轻球员的培养,影响了球队人才接续和稳定发展。本赛季,长春亚泰请回李树斌,并给了他一份长达5年的工作合同。其核心思想就是让李树斌能统筹把握一线队和梯队的衔接,帮助俱乐部完善自给自足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李树斌的最初想法,先在联赛初期拿到足够的分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起用年轻球员,给他们中超历练的机会。

  事与愿违,长春亚泰前9轮一胜难求,陷入保级险境。李树斌也不堪重压辞去了主帅一职,俱乐部的年轻化进程也就此搁浅。而同样重返长春亚泰的萨布利奇因忙于球队保级,也不可能用牺牲联赛成绩的方式起用年轻球员。

  一直等待机会的长春亚泰的90的还是抓住了机遇。在足协杯第四轮较量中,长春亚泰派出预备队(全华班)客战贵州人和,结果他们的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整场比赛,贵州人和直到下半场派出连续换上两名外援才艰难以后比0胜出。此外,近几轮长春亚泰伤兵满营,萨布利奇敲定的18人名单中经常出现6名90后球员,其中孙捷和李光已得到多场首发出场机会,虽然偶有失误,但拼劲十足,弥补了经验不足。

  不过,两周间歇期会让亚泰的伤兵陆续复出,这些90后球员也会回到替补名单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在萨布利奇心中不再是挑不起大梁的球员。(李冶川)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