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组梯队一直挖人引不满 个别年轻球员标价100万

2013-08-31 10:03:18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南方都市报报道截屏             恒大[微博]往水里砸下石头后,国内球员转会市场日趋繁荣,动辄几千万身价,有泡沫之嫌,因为好的一线球员是稀缺资源。也正因为好球员稀缺,不少俱乐部已着...
南方都市报报道截屏南方都市报报道截屏

  恒大[微博]往水里砸下石头后,国内球员转会市场日趋繁荣,动辄几千万身价,有泡沫之嫌,因为好的一线球员是稀缺资源。也正因为好球员稀缺,不少俱乐部已着手去挖更年轻的苗子———记者发现在成年球员市场繁华的表面之下,青少年也有一个暗流涌动的转会市场,恒大是其中最积极的运作者。

  现象1 恒大一直在挖

  中国足协规定中超俱乐部必须有健全的U13、U15、U17、U19四级梯队,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恒大亦然。从2012年初开始,恒大接手广州城运队作为U19梯队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挖1997/1998(U15)和1995/1996(U17)两个年龄段的球员,他们是真正的“挖”。

  全国级别青少年比赛的看台上总能看到一些球探的身影,这些人决定了很多孩子的命运。恒大的球探分意大利球探和国内关系网两个部分,统筹的则是俱乐部旗下一个专门负责梯队建设的部门,部门里有专人执行挖青少年球员的工作。他们负责U15以上的梯队建设,U13则交给足校。

  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年初一般有比赛,那是第一阶段,我们会派两组人去看U15和U17两个年龄段。他们先把那些不错的孩子重点画圈,然后在随后全年比赛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继续去观察他们。最后球探的意见和我们梯队教练组意见汇合,再加上俱乐部的意见综合起来。”在耗费了1年的时间之后,恒大今年开始全面引进这两个年龄段的球员。“比例可能是这样的,10个孩子里面,有3个是我们三方都圈定的,我们就会去找对方球员的教练或者俱乐部谈。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全国青少年球员数据库,是人工操作,半年更新一次,我们的目标也会变化。”

  梯队球员引进跟一队的规则差不多,按照位置需要买人是基本原则,恒大的U15和U17梯队基本组建完毕,计划人数56人,但恒大在引进上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其实挖人很有难度,U15和U17这两个年龄段,各自的队伍已经成形,不是你看好了想办法就能买过来,你去拿别人现成的不会这么容易。”

  看中了某个孩子,不像一线球员那样可以明码标价地进行三方谈判,孩子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不能共享,一般就肯定不卖。”这位工作人员说。他指的是各地方足协不会轻易放人,因为有城运会或者全运会的任务。“在谈的时候,注册关系非常重要,我们会发出转会函给当地地方足协,如果要签,就必须同意孩子在某年某月回去打那些体制内的比赛,你不同意,他们就不同意,那问题就更复杂。”

  南都记者了解到,青少年教练在小孩去留的问题上有非常大的话事权,因为外界包括足协官员对这些孩子都不太了解,只有教练的判断最权威,所以要挖小孩,首先要搞掂他的教练。“我们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今年U15比赛已经差不多打完了,接下来这批小孩要升为U17了,但教练要换人,那么现在这个教练就不怎么会给你设置障碍。如果他继续带队升为U17教练,那就困难了,他要考虑自己的执教成绩。”

  现象2

  十三四岁的孩子已被放到市场上

  U16国少队刚刚选拔了段刘愚、李春浩、周鑫、赵世卓、赵世杰、赵泽宇、林泽锋和靳子阳8名深圳中学生;在国字号各级年龄段,U15有李明;U14有刘兴、陈卓杰、漆天辰……U13则有西班牙万达希望队的叶志威、容琳朝、刘凯杰。深圳校园足球大力开展了4到5年之后终于有开花的迹象,但他们不会在深圳结果。一位深圳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教练告诉南都记者:“万达或者恒大,他们来挖人,带来的都是深圳足球土壤没有的诱惑力。”

  万达选中的孩子,可以免费在西班牙大牌俱乐部的梯队学习并生活三年;恒大足校看中的小孩,不仅免学费,还声称文化课学业得到保障;徐根宝的东亚则会告诉家长们,保证以后能够拿到一个华东师范大学的文凭。对13-1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放到市场上。

  恒大足校在招生一方面是把足球教育作为产业来做,一方面是为培养梯队球员完成自我造血。不可避免的,恒大足校会把触角伸向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大连东北路小学有几个孩子转学到恒大足校了,这让学校教练王国新有点恼火。他在媒体前炮轰:“恒大足校屡屡从东北路等小学高价挖人不是长远之计,恒大俱乐部与其足校肆意挥霍,非常不正常。”

  其实东北路小学是全国最著名的足球特色小学,培养过300多名职业球员,孩子们在这里既能保证足球训练又能保障文化课学习,王国新认为恒大是靠提供优厚的条件来挖走这些小孩子,他不赞同这种方式。但执行校长刘江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有专业的球探体系。我想这种市场行为很正常,欧洲也是这样。等小孩真正成名之后,我们就很难再买过来了。”

  南都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恒大俱乐部对青少年球员的引进话题比较敏感,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青少年球员操作一般不像一线队那么透明,比较敏感,说太多容易引起误会。”一位恒大足校官方人士向南都记者阐述了他们的态度:“不能说我们‘挖人’,我们叫‘人才引进’。”

  现象3

  个别年轻球员标价100万元

  “跟一线球员一样,这些青少年的流动其实也是一个抢的过程,只是外界不关注,同一个球员也会有很多俱乐部想要,这个时候就要各显神通了。”恒大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俱乐部的一线队是否成功,是吸引球员和家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恒大在这方面有优势。

  中国足协有一个规定,挖年轻球员要给培养费,但培养费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仅仅是几万元培养费,但这个价格一般谈不下来,因为现在人少需求大。“有个别年轻孩子,甚至叫价100万元。”

  一位了解行情的人士诉南都记者,根据现在较为普遍的市场行情,U15年龄段的小孩“转会费”一般在15万元左右,U17在20万到30万元之间,好一点的35万40万元都有,19、20岁的,肯定是40万到50万元之间。如果当地俱乐部买断的了这些孩子的所有权,那么转会费要给当地俱乐部,如果孩子是体制内的梯队,仅仅跟俱乐部合作挂个梯队的名,那么转会费就要给地方足协。“如果你要把他彻底买断,注册关系也买断,那价格肯定还要更高一点。”

  近几年价格有上涨,因为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尤其在U15以上这个年龄段。十年前武磊[微博]还在南京一所小学里读书,徐根宝只花了3万元就把他从南京足协买断,武磊此后为上海足协踢比赛。“现在若出钱买一个武磊这样的球员,3万块钱拿过来是做梦。现在各家的球探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一般情况好苗子不会只被你一家发现。”

  国内俱乐部梯队建设得相对完备的是鲁能[微博]和绿城。鲁能有自己的足校多年积累,而绿城则是在冈田武史到来之后有一个统一的培养体系。前年开始,绿城在U19这个年龄段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球员,也不断有其它俱乐部来挖角。绿城俱乐部总经理鲍仲良[微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确实有这种情况,有些俱乐部开出N倍的价格。我们留人,是靠提供给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人性化管理。”

  “一个16岁的球员,如果非常出色,对方报100万元也算是天价了,但我们不会放。”鲍仲良说。如果不是特别缺钱,一般俱乐部不会把自己梯队中的好球员卖给别人。

  难题A

  家长需考虑的东西太多

  对越小的孩子,家长的态度就越为重要。面对一些强大俱乐部给出的诱惑,一般家长都招架不住。深圳市校园足球办公室副主任叶智对南都记者说:“家长有时候对青少年培训这一块不是特别了解,万达和恒大的规模很大,他们就知道这个,但以后怎么办?我们也会跟家长把情况说清楚,我们会担心这些小孩以后学习怎么样,万一踢不上职业队了怎么办?”

  据南都记者了解,去年有7个小孩去恒大足校读了一年,已经回来了3个。刘江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回应过此类情况,他说有些小孩和家长因为自身的问题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所以选择退学,这对双方都是好事。实际上,足校本身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

  但刘江南曾收到了一位家长来信,信里描述的内容是,孩子以前的学校不同意为孩子保留学籍,这意味着孩子一旦选择到恒大足校练球,如果发现练不下去了,想要中途回归正常的学校,会非常困难……对很多足球青少年的家长来说,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愿意走职业足球这条路的家长总是希望小孩去更专业的地方成长。14岁的叶志威作为万达选拔的第一批赴西班牙培训的U13球员,目前已经入选的马竞这个年龄段的A组,前景不错。他的父亲叶常清告诉南都记者:“如果他之前没有被万达选中,我也会让他离开深圳,去恒大去鲁能去绿城,甚至去上海,都可以。”

  1999年生的叶志威于2011年在香河被西班牙教练选中。“我们当时心里也矛盾,踢还是不踢?但我们现在不后悔。”叶常清说,“有很多俱乐部来找过他,但那时候恒大还没起来。万达先一步,恒大后一步,很多好苗子都让万达挑走了,恒大找不到这个年龄段最好的孩子。我现在想,去恒大的话,比赛少,来来去去就是跟那么几个队踢,但中国文化课不会丢。而在马德里,比赛打得多,对手都不一样,足球方面还是更好一点,还多学一门语言。”

  难题B

  各方呼吁健全市场规则

  整体来说,目前国内青少年的流动还是一种混乱的状态,球员的所有权牵涉到地方足协、俱乐部,而校园足球培训体制跟职业联赛梯队体制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对接平台。这些都让青少年转会市场缺乏秩序。

  那些梯队建设和职业足球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资源特别容易流失。叶智告诉南都记者:“尽管他们会回来代表深圳参加省运会,他们还是深圳市足协注册球员,但对深圳足球来说还是一种资源的流失。”

  深圳市足协秘书长李少辉向南都记者感叹:“很无奈,中国足协现在对这一块的保护政策不是很健全,完全说是中国足协的问题,好像也不对,这个问题说不清。深圳的问题,跟职业足球发展环境不好有没有关系?有一定的原因。反正这个问题各个地方足协都遇到了。”

  据记者了解,青少年球员流动很正常,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确实存在其中。因为梯队里的青少年球员跟俱乐部的合同并不具备法律效应,所以缺少约束。“一般来说,你只要搞掂这个球员和他的家长,再跟当地足协商量好,俱乐部就很被动了。”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士告诉记者。

  鲍仲良对这个问题有较深的体会:“大的保障制度成问题。现在做青少年足球很艰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有些俱乐部找年轻球员,利用大制度的纰漏来挖球员,不合理,我觉得所有俱乐部应该讲诚信,这方面有很多缺失。我们目前还不像欧洲那样有完备的青少年运作规则。我们绿城也会去其它地方挖好的青少年苗子,但我想不管是卖人还买人,都应该有一个规范的市场规则。”

  链接

  本土竞争白热化

  广州富力[微博]暂时只有一支U17梯队,这是俱乐部常常引以为豪的队伍,在国内大大小小的U17级别赛事上,富力的U17都能占据三甲位置。

  在这支U17刚组建时,外界也多次传出富力与恒大争相抢夺这批球员的消息,也有说富力为这批球员付出高达500万元。俱乐部总经理章彬[微博]否认了这样的说法,他告诉南都记者:“这支球队是广州市足协手上的球队,当时恒大确实也想要引入这批球员做梯队,不过协商之下,足协就把这批U17给我们,下一个年龄段的给恒大,这样隔开。”所以现阶段,富力正在着手组建U13梯队。

  但马上要开学的富力切尔西[微博]足校目前不适合给U13梯队提供人才,因为第一批招收的是9-12岁的学生。而且富力足校与俱乐部的接驳在未来或许会面临一些困难,足校现阶段的招生主要安排在梅州与湛江两个足球之乡,不过不少球员涉及到归属问题。洪友强[微博]校长介绍称,按照富力足校现有的合作模式里,足校并不干预球员的归属地,当省运会市运会进行时,有归属地的足校学员听从当地足协调遣。

  同时,随着富力足校的开办,广东地区两个大型足校开始竞争,在南都记者的一次现场采访时,无意中听到足校招生办老师告诉洪校长,有两名学生最后还是选择了恒大足校。

  南都记者 马骁男

  他山之石

  建立在“快乐”基础上的弱肉强食体系

  今年夏天,曼城[微博]从塞维利亚买进前锋内格雷多,身价高达2800万欧元,其中440万欧元流入皇马[微博],因为根据国际足联的“培养费”规定,出自皇马青训营的内格雷多再次转会能为俱乐部带来一定的收入。而看到皇马将以上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贝尔,南安普敦则悔断肠子,2008年俱乐部遭遇财政危机时,他们被热刺[微博]主席列维钻了空子,以区区200万英镑就买断其未来再度转会25%收益归南安普敦的合同附加条款,如今只能收取的培养费相比那笔巨资简直等于零。南都记者 黄嘉鑫

  强大的球探雷达

  对天才球员的争夺和培养,已日趋幼龄化。欧洲足球“从娃娃抓起”的青训系统,已将中国俗话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做到极致。

  2011年,利物浦[微博]到广西桂林开办国际足球学院,并派出俱乐部形象大使、传奇球员伊恩·拉什前来宣传。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拉什谈到“利物浦方式”的青训核心,就是让孩子开心、健康,“如果他们脸上没有笑容,那就证明他们不喜欢这种方式,也不是青训的目标”。这也是欧洲普遍的青训精神,以社区为基础的欧洲俱乐部,让本地的孩子参与进来并感受到快乐,是其社会责任之一。

  5岁被认为是孩子进入足球学院的适龄年龄,热衷使用年轻球员的阿森纳[微博]主教练温格认为,小球员如果到12岁没有打好基础技术,很可能为时已晚。欧洲俱乐部的青训营每个周末都会迎来一批试训的本地孩子,球探们则在场边对他们进行评估,择优录取进入梯队。巴萨[微博]的拉玛西亚共有12支梯队,从U8到U19,参加青训营都是免费的。俱乐部的选材从最优先开始排列是巴塞罗那地区、加泰罗尼亚地区、西班牙地区和世界范围,家庭住址不在加泰罗尼亚的孩子,必须在12岁以后才可以进入拉玛西亚。但这个原则也可以被打破,日本天才久保建英在10岁时就被破格选入,而他的父母也和当年的梅西父母一样,从家乡搬到巴塞罗那寻找到一份新工作。梅西是拉玛西亚皇冠上的明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给本地孩子提供的机会更多,因此会有瓜迪奥拉、哈维、法布雷加斯等人的代代传承。

  但在全球化的今日,球探的雷达已不局限于本地,任何一位闪光的天才都会像磁铁一样立即将他们吸引过去。2008年耐克举办的一项少年邀请赛的场边,阿森纳、切尔西和利物浦三家俱乐部的球探齐聚首,他们的共同目标是14岁的德乌洛费乌,“巴萨新梅西”。9岁就加入拉玛西亚的德乌洛费乌,12岁时已在西班牙三项少年赛事中获得MV称号。恒大助理教练、意大利人马达洛尼曾指出,中国的青训最大问题不是选材,而是缺少有组织的青少年比赛。而在欧洲,天才的发掘来自于各种地区比赛,直至以俱乐部预备队为主的“青年欧冠[微博]”。

  有政策也有漏洞

  足协的政策和投入也很重要。以德国为例,在德国足协官网的青训大纲第一部分说明青训的三个目标,第一是让国家队成为世界强队,第二是感受快乐,第三是健康运动,而他们人才迸发的“青春风暴”脚步始于幼儿园,在幼儿阶段主要让孩子远离电视机,通过足球运动锻炼身体,而进入小学之后,孩子们便可参加学校的足球培训班,有潜力的孩子在学校的比赛中不仅有可能被俱乐部的球探发现,也会由德国足协聘请的球探建立档案送交足协相关部门。

  在英格兰[微博],为防止大球队垄断青训资源,规定只能从俱乐部方圆50英里之内选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俱乐部的青训发展。为此,英格兰球队通过发展卫星俱乐部来发掘和培养球员,这些“卫星”不再受地域限制,比如培养出阿隆索和阿尔特塔两名西班牙中场指挥官的巴斯克业余俱乐部Atiguoko,没有官方收入和自己的体育场,但总能创造奇迹,利物浦试图从皇家社会手里抢走这家小俱乐部做“卫星”之用,结果招致本地人的不满。

  对小球队辛辛苦苦培养的球员可能在18岁甚至更小时就被挖走,国际足联不得不通过设置“培养费”来保护小俱乐部的生存,以免这些草根球队颗粒无收。在国际足联球员转会规则第7条第20款规定:“当球员第一次得到职业合同或者是在年满23岁之前的第一次转会时,都应该支付培养费,而且无论球员的合同到期与否。”随后的附件4里,国际足联又对培训费进行了详细解释。其中特别提到,职业球员年满23岁之前进行国际转会时,新俱乐部必须向原俱乐部支付培养费;如果原俱乐部在18个月内没有提出培养费的申请,那么这笔费用将支付给球员的原会员协会,作为青少年培养的专项基金。

  不过,即便如此,小俱乐部也无力对抗大俱乐部的强势,查尔顿降入英甲时,队中的16岁爱尔兰天才麦克金蒂就被曼联[微博]挖走,红魔支付50万英镑的培养费,就让查尔顿主席莫里称赞红魔“值得尊敬”;曼联还曾在法国勒阿弗尔俱乐部利诱博格巴加盟,这家小球会怒斥红魔挖人手段肮脏(私下接触球员父母),最终也是在收到一点培养费后息事宁人———后来曼联也吃了亏,博格巴叛逃尤文图斯[微博],由于其合同到期,曼联经过一番争论也只得到100万欧元的培养费,而博格巴现在已是超过2000万欧元身价的欧洲顶级中场之一。

  B02-03版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丰臻(除署名外)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