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龙离队中能反思欲换种活法 阿森纳成最好学习对象

2013-07-26 11:34:58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记者陈永报道 郑龙的离开并不是青岛足球的末日,但却是一次反思的良机。  7月19日,郑龙的租借尘埃落定后,中能集团副总裁、中能俱乐部副董事长于涛[微博]对记者表示:“郑龙的离开,...

  记者陈永报道 郑龙的离开并不是青岛足球的末日,但却是一次反思的良机。

  7月19日,郑龙的租借尘埃落定后,中能集团副总裁、中能俱乐部副董事长于涛[微博]对记者表示:“郑龙的离开,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固有的市场规律,对于中能来说,寻找自己的定位,寻找适合中能的发展模式,比郑龙的离开更值得重视。”

  2013赛季,是青岛中能[微博]的第9个年头,2014赛季,青岛中能将迈入第10年,在这样的时刻,中能有必要清晰地分析中能的发展模式,并进行有效的定位。

  2013的尴尬:理想的背后缺乏合力

  7月19日,在郑龙和恒大[微博]签约之后,下午5点,记者和乔伟光坐在了会议室里,这并不是一次专访,而是一次探讨。

  就在这次探讨之前,中能俱乐部的人士告诉记者:“老板很不容易,本赛季对足球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从资金到他对足球的关注,而且老板身体并不是很好。”

  就在与记者聊天的时候,有个电话打了进来,乔伟光把手机放在较远的距离观看来电显示,这让记者感到震惊:乔伟光花眼了?随后记者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一度很多人建议乔伟光多休息,但在和阿尔滨的比赛时,乔伟光仍旧跟随球队去了大连,他很期待中能在这个赛季突破。

  中能的确面临着突破的良机:联赛3轮后,中能排名中超第一,11轮后,中能排名中超第四,甚至到了中超第17轮,中能仍旧位居第六。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中能明确了冲击亚冠的目标。记者和俱乐部常务副总谭旭[微博]谈到这个目标时,他也表示和以前的感觉很不一样:“如果目标是保级,现在肯定没有多少压力了,但整个俱乐部和球队,都想把成绩往上再提一下,尤其是希望球队获得亚冠的资格,所以压力还是很大。”

  2013赛季,中能的整体投入将达到8000万,乔伟光和谭旭都确认了这一数字。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中能刚刚接手俱乐部的时候,中能的球员最高收入者不过百多万,但现在谭旭表示球队顶级球员的薪水就达到了300万级别,中能挽留郑龙的条件之一就是:年薪300万。以前,中能的赢球奖金是60万,但现在赢球奖金是80万,而且连胜的话每场累加40万。

  中能立志冲击亚冠还有一个原因:9年对足球的投入和坚持,中能和乔伟光并没有获得掌声,很多球迷甚至送去了骂声,这让中能方面希望能够有所突破。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乔伟光就和记者说起了“中能吧”的事情,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他对球迷声音的关注。

  “他憋着一股气,很多时候,面对外界的压力,我们也感到很委屈,乔总不可能不委屈,所以他很不甘心,他很想往前冲,想加把劲获得好的成绩。在郑龙的问题上,他表现得尤为明显。”中能俱乐部的官员对记者表示。在郑龙转会的问题上,乔伟光一度对转会二字极为敏感:“我不想听到这两个字,别跟我说这个事情。”为了挽留郑龙,乔伟光亲自多次和郑龙谈话。

  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很大的差距:除了郑龙最终被恒大引进之外,中能还受到了打击。在球队3连胜的时候,基地的问题让中能的军心动摇。中能俱乐部和青岛市足协在基地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纠纷,中能俱乐部以市政府的批文要求得到应有的宿舍和办公场所,但青岛市足协以基地是体育局建设为理由,拒绝中能的要求。

  球迷的不满也依旧存在,这一度让俱乐部非常无奈,中能俱乐部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就比较挠头:“球迷总希望我们像鲁能[微博]、像恒大,但中超只有一个鲁能,也只有一个恒大。就像一个金字塔,所有的人都盯着金字塔的塔尖,很少有人注意到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是如何生存的,没有这些中部和底部,金字塔哪有塔尖,就像恒大,他们豪华的国内阵容,不是一个个的中超俱乐部输送的吗?但球迷都夸奖着恒大,却骂着那些输送的俱乐部。”

  在之前,蔡振华在总结中国足[微博]球时说:“中国足球的困境在于,中国社会没有对足球的发展达成共识。”这显然也是青岛的真实写照:球迷不认可俱乐部的做事方法和战绩,政府方面,市政府支持青岛足球,财政支持1000万,但市足协和青岛中能的关系又非常糟糕,青岛足协现在全面支持的是新生力量:青岛海牛。

  “青岛足球现在形成不了合力。”一位中能集团官员的评价很到位。

  未来之路:阿森纳[微博]是最好学习对象

  郑龙的离开让中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记者曾问谭旭:“球迷骂怎么办?”谭旭说:“忍着呗。毕竟我们也努力了,而球迷的出发点也是想青岛足球好。”

  不过,19日的下午,坐在记者对面的乔伟光却很淡定,“有些事情既然发生了,那么我们就要往前看。”乔伟光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笑容。乔伟光的淡定其实很正常:有些事情,你咬着牙,背负着压力,拼命去追求,在终于无望的时候,你很可能就会产生卸去那些压力的轻松感。

  或许乔伟光可能在掩饰着内心的痛苦,不过,乔伟光随后的话却证明了他并没有沉浸在失去郑龙的痛苦中:“我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有时候我也会反思自己,这次事情对我还是有很大的触动,在郑龙离开后,俱乐部需要重新梳理,从俱乐部的理念、球队管理、球员薪酬管理,再到球队建设,再到青训,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希望在未来,我们不害怕其他俱乐部挖走另一个郑龙。”

  也就在此次青岛之行中,从集团副总裁于涛,到俱乐部常务副总谭旭,再到俱乐部工作人员,都提出应该确立一种 “中能模式”,“我们需要认真地换一种活法。”谭旭说。

  “在青岛中能的9年历程中,我们不乏成功的经验,比如俱乐部的稳定,比如我们在球队管理上的优势,可以这么说,中能是整个中超最团结的球队,这句话毫不为过。在这两年,主教练的选择、外援的引进也都很成功。而且青岛队的战术打法旗帜鲜明,去年我们击败恒大,今年的比赛我们也让恒大很不好受,虽然最近6轮不胜,但最近3轮我们连续逼平国安[微博]、人和以及阿尔滨三支强队。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只是,我们一直没有旗帜鲜明地把我们的优势体现出来,反而在很多方面暴露出我们的劣势。”于涛就这样告诉记者。

  即便是球迷的不满,于涛也认为俱乐部应该从自身做起:“国安年年争第一,但他们也只不过拿了一次第一,为什么他们就能够获得球迷认可呢?绿城的成绩不如我们,为什么浙江的球迷就不骂绿城呢,因为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国安的不服输劲头,绿城从教练组的选聘到青训都非常清晰。所以,我们也需要给外界一个清晰的思路。”

  一位中能集团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中能应该让政府和球迷明白,中能的模式是什么,中能要给青岛足球带来什么样的东西,中能又能给中超带来什么价值,我们必须树立一个稳定的价值观,稳定的俱乐部文化,然后传输给球迷。”

  那么,在中能的计划中,青岛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一位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想至少不会是金钱模式,我们一家普通的私营企业,我们投入增长再多,也是不可能和房企巨无霸、超大型国企比的,所以,在球队层面上,我们要有稳定的选帅和用帅思路,要继续强化球队的团结,更要选择适合球队的外援,以保持成绩的稳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我们应该继续在一线队培养优秀的年轻球员,而更根本的是专注于青训,因为这是青岛足球的优势,我们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郑龙、姜宁[微博]。”

  如果要给中能模式找到一个参照物,不可不提阿森纳。阿森纳近年来优秀球员不断冒出,也让中能看到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阿森纳在英超联赛中一直保持较强而且较稳定的竞争力,但同时发掘、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年轻队员,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所谓厚积薄发,青岛足球还没有达到“发”的地步,那么作为一家私企,做好“厚积”其实就意味着成功。值得注意的是,7月10日,青岛中能联合当地媒体,对留洋归来入选一线队的93小将王秀富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这也表明俱乐部已经有意识地强化中能的青训观。谈及王秀富,谭旭就表示:“他会成为青岛足球未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目前,中能拥有U9到U19的完整梯队,校园足球有28所合作学校,分布在城阳区、市南、市北等区县,比较有名的是南京路小学,刘健、邹正[微博]都来自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恒大求购郑龙的过程中,恒大提出求购中能的几位年轻队员,这一次中能很干脆地拒绝了。

  不过,考验中能的事情还有两个:首先便是布鲁诺的续约问题,这事关球队的生存,毕竟生存是必要条件;其次便是年底张外龙的去留问题,对于中能来说,张外龙是横亘在俱乐部和球迷中间的一根刺:如果无法找到真正符合球队理念的主教练,挽留张外龙或许是中能的最好选择。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