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辽足任何道歉都苍白 默契需证据美誉度易判断

2013-07-16 14:42:50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体坛周报》驻沪记者  严益唯  辽足对于外界批评的默契球问题,反应十分激烈。又是道歉,又是解释。其实,这些事后的解释大可不必。  不用道歉或者解释,并不是说默契球的嫌疑不...

  《体坛周报》驻沪记者

  严益唯

  辽足对于外界批评的默契球问题,反应十分激烈。又是道歉,又是解释。其实,这些事后的解释大可不必。

  不用道歉或者解释,并不是说默契球的嫌疑不存在。因为从辽足与天津的这两场蹊跷的比赛来看,怀疑有默契,显然才是外界正常的反应。

  这一点,相信辽足本身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才赶紧出来解释和道歉,显然想平息舆论的压力。但是,解释一出来,更让辽足被动了。所谓让外援休息的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场中超比赛结束后,联赛进入了间歇期,谁会相信此时让好端端的外援集体休息,是为了所谓双线作战轮换的需要?

  足球之所以容易引起话题,正因为相对很多项目来说,足球比赛是相对透明的,球队的很多举动,球迷都很清楚。比如,辽足是什么水平,该队的外援面对保级球队时的集体轮休是否有必要?对于后面的另外一支保级球队武汉卓尔来说,辽足的做法是否公平?

  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很多资深的辽足球迷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即便如此,我们外界也无权认定辽足和天津就真的踢了默契球,除非真的有权威的调查能够支持这样的猜测。但是无论是不是被外界冤枉了,辽足现在任何的道歉都是苍白的,除非他们公布有让人信服的事实。

  足球场本来就是意外比较多的地方。事实的真相,有时候的确是很难判断清楚的。幸运的是,一个俱乐部和一个球员的美誉度,却是很好去判断的。因为时间可以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这一轮的上海德比,有些人指责于涛动作太大,应该得红牌,在这样的场合下,他似乎成了不忠诚、粗野的代名词。但是,如果放在一段更长的时间内去评判于涛,我们或许得到的答案完全相反。

  2004赛季,于涛在申花最困难,球队缺乏凝聚力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面对石俊那样高大凶猛的球员的冲击,他毫不退缩地跳起来争顶头球,结果当场被撞昏迷,如果不是尤根的处理很有经验,当时他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这么多年来,无论球队和俱乐部如何动荡,于涛却总能兢兢业业为申花效力。如果不是忠诚,于涛当时完全可以避免与石俊的冲撞,后来也不会成为申花历史上上场时间最多的球员。

  如今转会申鑫,第一次回到虹口,他其实也可以凭借经验和组织进攻的能力踢得更讨巧,但是作为全队少数风格硬朗的球员,他却揽下了太多的拼身体的“脏活”。尽管险些得红牌又输球,但是于涛此时的努力,与他当年与石俊的那搏命一抢,有什么区别呢?他无非是为自己的球队在尽力。

  了解于涛的球迷,不论是申花还是申鑫,都会在内心佩服这样的球员,即便于涛不解释什么。正如,时间长了,球迷也最终会知道辽足是不是值得信赖的一样。辽足没必要道歉,不管真相如何。在足球场上,做比说更重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