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恒大vs鲁能:丰富的进攻思路才是获胜之匙
2019-06-19 12:07:39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
中超直播吧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本赛季亚冠联赛1/8决赛首回合焦点较量在广州天河体育场进行,两支中超球队广州恒大与山东鲁能在此展开激烈对决。通过变阵,残阵出战的恒大本场比赛明显比鲁能展现了更为丰富的进攻思路,并凭借韦世豪的进球和杨立瑜制造的乌龙球于主场2-1击败鲁能,进而在两回合的淘汰赛中抢占了先机。
战报>>亚冠-韦世豪亚冠处子球杨立瑜造乌龙 恒大2-1鲁能占先机
布阵:恒大三外援联袂出战,鲁能后腰组合重返首发
回顾本赛季亚冠小组赛,恒大取得了3胜1平2负的战绩,直至末轮凭借主场的胜利以小组第二惊险晋级淘汰赛。相对而言,鲁能则在小组赛中以3胜2平1负提前1轮锁定小组头名而晋级。来到本场比赛,郑智回归担任恒大队长,保利尼奥、布朗宁和朴志洙三名外援齐登场。在鲁能方面,上周末得到轮换的蒿俊闵和费莱尼重回先发,佩莱依然是球队的攻击力量。
首先看主场作战的广州恒大,球队近期遭遇了多名主力球员的伤停。本场比赛,刘殿座继续顶替曾诚担任首发门将,张琳芃、布朗宁、朴志洙和高准翼组成了球队后防线,保利尼奥、郑智和黄博文搭档中场,李学鹏与杨立瑜分居两侧,而韦世豪则顶在了球队最前端。
再看客场作战的山东鲁能,球队依然不变固有的442阵容。门将是上周末联赛造点的王大雷,郑铮、吉尔、戴琳和王彤组成了球队后防线。中前场方面,携手回到首发阵容的蒿俊闵和费莱尼继续搭档双后腰,吴兴涵在左,张弛在右,联赛未报名的宋文杰出现在中锋佩莱的身后。
恒大本场比赛选择变阵,边中结合打出进攻特点
随着近期进入密集赛程,广州恒大遭遇了严重的伤病潮。在塔利斯卡、郜林、于汉超等主力因伤缺阵的情况下,卡纳瓦罗此前变阵为三中卫体系,意在通过对中路人员的增强,使保利尼奥可以在进攻端得到解放,并搭配杨立瑜和韦世豪两名年轻前锋以带给进攻端更多活力和冲击力。显然,卡纳瓦罗的调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球队在取得一波连胜的同时还在上周末联赛关键战中击败了上海上港。
不过来到本场比赛面对山东鲁能,卡纳瓦罗的战术思路却发生了明显改变——恒大通过减少一名后卫,进而切换回赛季初的4231阵型。通过比赛可以看出,郑智与黄博文搭档双后腰,保利尼奥的位置更为接近前腰。同时,高准翼定位于左边后卫位置,李学鹏位置前提后与杨立瑜出现在左右边锋位置,由此发挥两人奔跑积极、往返能力强的特点,进而在提升攻守两端均衡的基础上减少保利尼奥在防守端的压力。
结合恒大本场比赛4231站位,郑智和黄博文在攻防两端明显发挥着更重要角色。在阵地进攻中,两名中卫布朗宁与朴志洙压到中场线附近,在二人身前持球组织的郑智无疑是球队枢纽。与此同时,保利尼奥与黄博文则在前后分别接应,而两翼攻击点加之边后卫的助攻则增加了更多的进攻选择。
在塔利斯卡伤停前,左路曾是恒大的主要传中点,而塔利斯卡的右路进攻则更多选择内切式进攻。不过在塔利斯卡伤停并明显变阵后,恒大的左路传中数据渐渐降低,而杨立瑜和张琳芃搭配的右路则更多承担起传中重任。来到本场比赛,纵然李学鹏出现在左边锋位置,但是恒大的进攻主阵地还是定位于右路。对此,恒大明显瞄准了鲁能刚刚伤愈复出的郑铮这个点,意图通过边路的不断施压而让鲁能左路被彻底遏制。
于是我们看到,郑智领衔的恒大中场不断有意识将球向右路输送,保利尼奥也频频转至右路参与接应和推进。作为应对手段,鲁能的中路防守不乏对抗高手,并且渐渐向边路增加人手力量,但是恒大对此做足了准备:一方面,球队的传中机会突出简捷和速度;另一方面,球队在进攻端具有更多的推进思路,那就是在主攻边路的同时趁机在中路突击性送出直塞,以此主攻鲁能中路防守的应对不及。例如郑智在20分钟的突然送出身后球,韦世豪反越位后的胸部停球射门便是开场后的最大威胁。
恒大边中结合打破僵局,鲁能固定进攻缺少变化
虽然韦世豪的爆射直接打了飞机,但是恒大的这个尝试无疑给鲁能防线敲响了警钟。此后,鲁能的整体防守不得不更为顾忌中路的防守布局,以此防止恒大球员轻易地送出直塞和斜传渗透,这便进一步减少了对两个边路的协防和保护。对此,本身就在边路进攻投入人员力量的恒大明显找到了突破口,进而打通了两个边路的进攻通道。
来到比赛第35分钟,恒大的领先进球正是来自边中结合的有效进攻。此时,恒大阵型4231中的“31”在反击中形成有效跑位和推进,突然前插至右路的保利尼奥送出底线前横传,王大雷飞身将球一拦但未能打远,韦世豪得球后在蒿俊闵干扰下第一下未能形成打门,随后他迅速二点将球捅入球门,就此帮助恒大打破僵局。
从某种程度来看,恒大边中结合的进球所映衬出正是鲁能本场比赛在进攻端的单调和无效。其实,不同于此前来到广州时全线死守的立足点,鲁能本场比赛显得更为积极,李霄鹏主教练在赛后甚至表态本场比赛要么赢要么输,坚决不要平局,可见球队本场比赛在进攻端充满了想法,进而尝试通过积极打法给予恒大足够压力。
特别是由于亚冠没有U23政策的限制,鲁能本场比赛在前腰位置使用宋文杰首发,这让鲁能在该位置终于不再受到人员能力的限制。同时,边锋出身的宋文杰活动范围更大,除了自身在佩莱身边参与抢点外,也可以转至两个边路参与接应和传中,由此让战术设计中突出边路进攻的鲁能有了更多的边路攻击好手。于是我们看到,鲁能在本场比赛更早的进入比赛节奏,并在开场前十分钟便连续创造了多次威胁。
然而,鲁能本场比赛尝试在进攻端展现自己,但是单调而缺乏变化的进攻思路根本无力打出自己期待的压制性踢法。在这其中,鲁能在塔尔德利离队后便缺少中路力量,且受制于佩莱的速度缺陷而鲜有中路直塞式踢法。同时,球队主打边路传中的战术则已经成型,在本场比赛更是完成了多达31次传中。由此对比恒大可以看出,鲁能的进攻完全局限于边路,这便让恒大在防守中有了明确的针对对象。
据李霄鹏主教练的赛后表态,鲁能本场比赛“禁区的包抄点分布不理想”,这导致“我们轻易地失去球权”。其实纵观全场,布朗宁和朴志洙组成的恒大中卫在对抗和争顶中面对佩莱丝毫不弱下风,而张琳芃和高准翼在两个边路也让鲁能边锋倍感压力,于是鲁能如此枯燥的传中找佩莱这个打法在恒大的针对性防守面前迟迟不见效果,这便让我们看到了一支积极的鲁能,却未看到一支进攻有效的鲁能。
人员调整带动鲁能进攻,主攻右路的恒大锁定胜局
面对如此无力的局面,现有的鲁能在进攻战术选择方面依然难言变化,唯一的后手储备就是进行人员的调整。于是在上半场软弱无力的进攻过后,处于落后局面的鲁能率先做出调整——来到下半场,李霄鹏迅速用伤愈复出的金敬道换下了进攻位置单一的吴兴涵,而小金登场后可中可边的跑位为球队增加了接应和推进力量。
不仅如此,看到恒大下半场明显回撤防线开始主打防守反击,李霄鹏在首个换人后不久又选择由周海滨换下了宋文杰。登场后,周海滨出现在后腰位置,得到解放的费莱尼直接顶到了锋线,与佩莱几乎形成了“双塔”式的进攻局面。此时面对恒大完全回收的阵型,蒿俊闵和周海滨不断将球送向边路,而禁区内的两个高点正是破解密集防守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进攻对比下,鲁能的坚定打法终于取得了成效。比赛66分钟,郑铮在接到后腰球员的分边后及时左路传中,费莱尼在禁区内争顶后做球,张弛小角度右脚外脚背打出一脚精彩射门,皮球紧贴立柱窜入球门,主攻边路进攻的鲁能就此扳平了比分。
此后有个细节,或许很多球迷都注意到了。比赛第70分钟,鲁能的角球机会被恒大球员在第一点直接解围,随后戴琳在禁区外接球后直接远射偏出立柱。不过,鲁能主帅李霄鹏对戴琳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因为他的战术理念要求球员不断找寻机会以边路传中(绝非远射),进而通过高举高打的战术威胁对方的城门。不过如同前文所述,鲁能这种简单粗暴的打法其实效果有限,特别是传中球的质量不足导致球队除了张弛的进球之外并没有太多机会,而恒大全场完成了高达36次无对抗头球,其中多数都是在禁区内的解围。
与此同时,被扳平比分的恒大则在进攻中再度卷土重来,而边中结合的整体进攻显然要比鲁能更具威胁。其中恒大全场仅有17次传中,主打的右路贡献了11次,并由杨立瑜在第80分钟通过右路传中击中郑铮后变线破门而再度收获领先。
然而,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恒大在此波进攻中首先主攻中路,由此吸引了鲁能几乎所有防守球员(包括郑铮)集中于中路,随即杨立瑜在右路接到张修维分球时,回防边路不及的郑铮才出现了致命失误。由此可见,恒大这种边中集合的进攻思路显然更为有效的创造了进攻威胁,而本场比赛的比分和结果无疑是两队进攻思路差距的最大体现。
结语:第二回合定会更加精彩
下周二晚上19:30,双方次回合较量将移师山东鲁能的主场进行。通过李霄鹏赛后“首回合不要平局”的论述,可见鲁能对此轮淘汰赛充满想法,而次回合如何在进攻端进一步增加思路和威胁则是李霄鹏面对的首要考验。同时,本场变阵4231的恒大依然存有不少变数,卡纳瓦罗丰富的战术思路将是恒大锁定胜局的关键所在。
(那季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