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卡马乔还不如高洪波 帕切科带恒大也能夺冠

2012-11-22 08:57:52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记者刘翔宇报道 曾经的 “快刀浪子”高峰,无论在球场上还是球场下,都是极具关注度的人物,但多年以来,他面对媒体时都很低调,几乎很少打交道,如今依旧保持这样的习惯。  记者辗转...

  记者刘翔宇报道 曾经的 “快刀浪子”高峰,无论在球场上还是球场下,都是极具关注度的人物,但多年以来,他面对媒体时都很低调,几乎很少打交道,如今依旧保持这样的习惯。

  记者辗转联络,终于约定了高峰的采访,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高峰说到了现在的中超,国家队和当年的比较,谈到了他对中国球员的看法,以及7月份一审宣判的反赌案,他同时也回忆了自己在国安、重庆等地的职业生涯。高峰原本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当他肯敞开心扉的时候,故事变得更加鲜活,有趣。而这也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故事,甚至是那个时代的故事。

  “中国足球走了太多弯路”

  《足球》:越来越多的大牌外援加盟中超,比如阿内尔卡、德罗巴、巴里奥斯这些,你怎么看这些球员的到来?

  高峰:有钱宁可给外人,也不会给国内球员。真的有那么多钱,给国内队员工资提高了,他们肯定有劲头。

  《足球》: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加大对足球的投入,涌现出像恒大这样的俱乐部,你觉得现在中超整体环境怎么样?

  高峰:其实还是有点乱,谁都想去恒大,但中国只有一个恒大。投钱是好事,但要坚持,否则球员的落差就会很大。欧洲就比较稳定,球队砸钱没问题,但人家是良性循环,现在我们是恶性循环。

  另外,场地问题也很大,连泰国的场地都比我们强。5月份,我和范志毅、谢晖一起去参加了朴智星朋友赛,就在泰国办的,那比赛场地很小,没有跑道,也就能坐个一万多人,但氛围却很好,当天就去了几千人吧,却好像坐满了一样。现在咱中超好一点的主场,就拿工体来说,坐个三万人都显得空,而且球员看着这大球场,跑起来都觉得累。还是需要建专业足球场。比如公园里拿出一块绿地,建个专业场,来办中甲什么的,都挺好。场地维护也不专业,西甲的比赛赛前是肯定要浇水的,一方面加快球速,另一方面防止球员铲球受伤,咱们可好,要不就不浇水,要不就浇烂了。

  像甲A改名中超,王俊生退了之后,我也和他聊过,我说领导,你们去英国学习(阎世铎2000年接替王俊生,上任半年多,也对英超等主流联赛进行了考察,然后就提出了改名中超的初步构想)学了只是个名字,人家叫 “英超”,我们就叫“中超”,那人家还叫意甲、德甲呢,我们叫中甲怎么了?去英国应该学管理、运作、包装,结果这个不学,就学个名字,现在是挺“糙”的,有什么用啊?

  《足球》:单纯从比赛角度来看呢,现在的中超节奏是不是比你们那时候要快一些?

  高峰:节奏肯定是要比我们那时快一点,但盲目的多。反击也好,门前也好,都比较盲目。球员有时候好不容易有机会,好多都是大力射门,而且包抄没有层次,都是一条线包抄,一个人够不着,全够不着,跟串糖葫芦一样。我们当时谢峰传中,高洪波前点,其他人中间、后点都有人,要把禁区里放满。

  《足球》:里皮现在也来到中国了,你觉得这会是一个触动么?

  高峰:看里皮对中国球员的了解程度了。国外大牌好管理,他们纯属为钱,很职业,咱们有时候不要钱也无所谓,也不能受气,而且本身钱就没多少。另外就看对里皮有多少耐心了,人家曼联的弗格森多少年了,大家互相了解,国外球队会给教练时间,让他适应,去发挥,中国两场一不行就换人。中国足球走了太多弯路,施拉普纳来,咱们学德国打法,讲究堵枪眼,他恨不得让队员都站在门里面,不用守门员,让对方玩命射门,你用脑袋也得挡出来,后来霍顿来了,咱们又学英国,到现在又学西班牙……

  《足球》:风格路线的转变,让咱们的球员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吧。

  高峰:中国球员就跟麻将里那些个“混儿”一样,不管是哪个位置都能踢,但哪个都不精。

  《足球》:里皮这个赛季虽然没能在亚冠赛场走得更远,不过也夺得了联赛和足协杯双冠。

  高峰: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也不能说里皮就完全调整好了,完全适应中超了。必须得说,恒大队的球员确实太好了,就是换了帕切科去带,应该也能夺冠。

  《足球》:国家队现在的主帅换成了西班牙人卡马乔,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高峰:很少看国家队,基本上看完不是很舒坦。叫我说卡马乔还不如高洪波,高洪波有一定打法,卡马乔一会儿一变。1992年之前,我们打日本,至少打俩,到了1992年,就变成“可能能赢”,1993年之后,就是“不好说”了,到了1994年,“人家打我们俩,肯定没问题”。以前我们遇韩国有点怕,不过遇到什么日本、朝鲜、伊朗都不怵,现在连菲律宾、泰国来,咱都哆嗦。现在国家队很多球员的名字我都说不上来。

  《足球》:退役之后就没有想过去执教么?

  高峰:最早有执教的想法,但又一想,在中国两场不好就走人,这不能干。我当时想,要带也不带一线队,要想培养,就从小孩培养。咱现在对青少年还是不够重视,知名教练都在一线,他们如果能够下来,从小培养小孩,灌输战术思想,这些小孩长大了准行。人家日本就有大纲,比如边后卫的踢法,从国青到国家队,就一直是这个踢法,在踢法都一样的情况下,选材就看谁能在场上灵活运用,最终人家拿了女足世界杯冠军,男足也不错。中国呢,以我为例吧,我1988年进的国少,最开始踢右前卫,到了国青踢前腰,到国奥,教练说,谁教你这么踢前腰的,踢前锋去,到了国家队,我又去打边锋了,我就是那个“混儿”。人家日本就是在那个位置就一直下来,训练东西都是一致的。我们是一个教练教一套,总是推倒重来。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