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亚运赛场再为鲁能青训擦亮品牌!

2018-08-27 16:17:59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虽然如今已经自亚运赛场打道回府,但是本届中国男足亚运参赛队的表现还是为广大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如今已经自亚运赛场打道回府,但是本届中国男足亚运参赛队的表现还是为广大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小组赛中一粒粒精彩的进球,还是淘汰赛阶段战斗至最后的拼搏精神,这些在国内联赛特殊政策下成长起来的U23球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而在这支亚运男足中,“鲁能青训”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标签——凭借着占据亚运国足半壁江山的球员表现,亚运赛场如今为鲁能青训又一次擦亮了品牌!

不只亚运男足,鲁能青训已然成为中超的第一势力

根据本届亚运会足球项目的要求,各支参赛球队的报名人数为20人,而在中国足协最后公布的男足20人名单中,山东鲁能共有5人入选,占到了名单的1/4。此外,入选此次名单的韦世豪和唐诗虽然已转投他队,但是同样为鲁能青训出身,而高准翼也有过在鲁能的效力经历,本季前鲁能曾一度希望将租借在外的他招回队内。由此可见,此次亚运男足的20名参赛球员中与鲁能元素有关的球员多达8人,可以说占据了国家队的半壁江山。

在这8名球员中,周煜辰初入鲁能足校时曾打中后卫位置,后来被改造成门将。李海龙是在场上司职边后卫,曾有过留洋经历,高准翼在加盟鲁能后以中卫为主要位置。陈哲超、刘洋和姚均晟都是中场,如果再加上韦世豪和唐诗,可以发现,此次亚运男足从门将到中场,再到前锋,每个位置上都有鲁能青训出品的球员。此外,不要忘了近期依然以主力身份随鲁能征战中超联赛的U23小将刘军帅——鲁能如今着实在后备力量方面展现了雄厚实力。

其实不仅本届亚运男足,纵观如今的中超赛场,鲁能青训出身的球员可谓遍地开花,俨然数量最为强大的第一势力。在本赛季16支中超参赛队的共计487名报名球员中,来自山东鲁能青训系统培养、输送的队员多达46名,分布于14家中超俱乐部,仅广州富力和贵州恒丰队内目前没有来自鲁能青训的球员。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鲁能青训培养输送的队员如今占2018赛季中超联赛国内球员报名人数的10.87%,占全部报名人数的9.45%。其中,在山东鲁能的30人大名单中由鲁能青训培养输送的队员多达19名,占全部队员的比例为63%(占国内队员的比例为73%),这个数据在国内俱乐部中可谓首屈一指。此外,上海申花、河北华夏、天津权健、河南建业、北京人和等队内来自鲁能青训的球员也占到了全队的10%以上。

20年常抓不懈,鲁能造就国内足坛最强青训

纵观全国各支俱乐部的青训机构,尚没有任何一家能像鲁能青训这般为母队培养如此多的人才。不仅如此,鲁能青训系统多年来还为各级别国家队输送了超过200名球员,仅2017年便有59名队员入选各级别国家队。对此,在国内足球领域颇具口碑、好评不断的鲁能足校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突出作用。

1998年,鲁能集团接手山东足球,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正式成立。第二年,俱乐部便斥巨资在山东省潍坊市成立了占地面积500余亩,拥有18块足球场地的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以此作为鲁能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回顾职业足球的初期,足球学校曾在国内出现了大跃进时代,一度有着多达4000多所培训机构群雄并起,然而唯有鲁能在这个领域中做到了常抓不懈,纵然期间经历了中国足球十年前的低谷,但是至今依然默默深耕了近20年。

众所周知,足球青训是一项投入高、见效慢的领域。对于功利化、物质化严重的国内足坛,鲜有俱乐部可以做到像鲁能这般20年如一日的认真做好青训。有些搞足球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惜花重金买进年轻球员,还有的俱乐部在国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试问这样的大环境下又有哪支球队能为中国足球的未来着想呢?所以,这便造就了鲁能足校在国内足球青训中独树一帜的地位,甚至出现了在国内足坛“桃李满天下”的现状。

当然,鲁能足校除了过往近20年的辛勤耕耘,更是展现了建设“世界足球名校”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自足校建立以来,鲁能便坚持聘请外籍足球专家担任学校总教练,开创了国内足球学校聘请外教的先河。截至目前,鲁能足校已先后聘请了来自塞尔维亚、巴西、葡萄牙的6任外籍总教练,各梯队的负责人也多为外籍教练,或者是曾在鲁能效力过的知名球员,如唐晓程、郭侃峰等,这便有效提升了鲁能足校的水准,进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球员。

坚持创新精神,鲁能青训不断拓展培训水平

如同鲁能的橙色火焰,鲁能足校在过往近20年耐住寂寞,历经挫折,始终在蓄力发展,其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在国内足球青训化发展中绝对是不容置疑的先行者。多年来,鲁能足校在选材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而构建了遍布全国的选材网络,如今建立了14支后备梯队,横跨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等10个年龄段(2001、2003、2005、2008等4个年龄段建有2支后备梯队),而这14支后备梯队的球员共计331人,其在各个年龄段所取得成绩无需多述。

除了让这些具有足球天赋的球员在注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得到最好的成长平台,鲁能足校近年来还不断创新措施和方法,从而提升挖掘、培训球员的水平。例如坚持举办“鲁能杯”少儿邀请赛,这项汇集全国各地参赛队的赛事无疑为鲁能提供了青训选材的平台。此外还有球迷们熟悉的“潍坊杯”,这项由泰山足校组织的亚洲地区唯一常年举办、连续性最强的国际青年传统赛事,先后邀请了多个国家100余支著名俱乐部的梯队参赛,进而为国内年轻球员增添了开拓视野、以赛代练的宝贵机会。

更了不起的是,鲁能青训在借鉴过往海外拉练的经验基础上,于2014年启动了正式的海外路线,并在足球王国巴西建立了山东鲁能巴西体育中心。具体而言,潍坊鲁能足校作为国内适龄人才选拔和足球基础教育基地,由巴西职业俱乐部派出青训团队到鲁能足校负责和运作青训工作,在球员成长至14岁时再到鲁能巴西体育中心的青少年培养实训平台,与从巴西当地优秀球员混合培养,参加巴西当地健全的梯队联赛,进而实现足球技术精英的培养路线。进入17岁准职业年龄段的优秀球员则转至葡萄牙俱乐部进行培养与后续发展,通过欧洲联赛的锤炼争取登上顶级联赛的机会。

在这条“潍坊鲁能足校—巴西基地—葡萄牙—顶级联赛”的海外发展路径中,鲁能青训无疑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如此科学的布局不仅有利于打造一条强有力的足球人才生产流水线,更有利于避开国内足球的落后水平而打造出优秀球员的国际化成长平台,从而促成天赋球员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相信在这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下,经过未来的坚持与创新,职业联赛中会看到更多更优秀的“鲁能足校出品”。

坚持青训道路,这才是中国足球的真正希望

去年8月,鲁能足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足球山东鲁能体育训练基地”,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由职业俱乐部建设的国家体育训练基地,更是总局对鲁能足校多年坚持深耕青训的褒奖与认可。来到今年,伴随着中国足协在今年推出了更为严格的U23政策,多年来坚持做好青训工作的山东鲁能更是受益最多。相比较其他球队往往在比赛最后时段换上U23球员以象征性的“完成任务”,鲁能的阵中其实已有多名年轻球员稳定的获得了主力位置,这让鲁能本季的表现和成绩较之过往有了明显提升。

其实,鲁能对于年轻球员的大胆使用和重点栽培由来已久,韩鹏、周海滨、刘金东、崔鹏、王永珀、刘彬彬、吴兴涵等青训硕果大多在20岁左右便在鲁能阵中获得了稳定位置。此外,为了让更多年轻球员得到比赛机会并接受考察,鲁能近年来还尝试把优秀的年轻球员租借至中甲低水平球队锻炼。例如如今表现出色的姚均晟曾赴葡萄牙培训,结束留洋后在上季租借至梅州客家队锻炼一年,最终凭借出色的发挥回到鲁能并在本季晋升球队主力阵容。

其实,如今鲁能主帅李霄鹏,早在19岁时便在甲A联赛中完成了登场,而这种坚持20多年的青年球员的不断继承和接棒无疑是鲁能在中国职业联赛屹立至今的强大基础。只可惜,这样的山东鲁能,这样的鲁能青训在国内着实太少了。近两年,中国足协推出U23政策以让年轻球员获得更多比赛和锻炼的机会,并由此在国内足坛产生了一些量变,但是国内青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投入力量有限、球员基数过小,即使进入土豪阶段的部分职业球队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青训系统,更没有借助年轻球员的不断成长和崛起而实现良性发展。

按照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会议的有关部署,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到下赛季要实行准入制度,中超、中甲乃至中乙俱乐部均有明确的梯队要求和青训中心,而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必将对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过,暂且无论各俱乐部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思维下是否会真心投入青训,要想依靠那些投机型、功利型的球队做好青训工作恐怕无法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如今,略显揠苗助长、降低联赛水准的U23政策所起到的正面效果毕竟有限,未来如何尽快搭建起金字塔型的职业联赛结构,如何完善青少年各年龄段的比赛体系,如何让鲁能青训这种真心创造中国足球未来的耕耘付出成为效仿和赶超的对象,这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之路。

(那季阳光)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