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最初的骄傲——英格兰国家队简史

2018-07-11 16:14:45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他们被调侃为“三喵军团”,他们被戏称为“快乐足球”,他们被批评靠着抽签和分组才能晋级

他们被调侃为“三喵军团”,他们被戏称为“快乐足球”,他们被批评靠着抽签和分组才能晋级。但无论如何,英格兰时隔28年再次杀进世界杯四强,这一点已经足以让三狮支持者重温久违的骄傲感。

足总之名

尽管国际足联承认中国古代的“蹴鞠”是最早有证可查的踢球形式,但毫无疑问,真正的现代足球起源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公立学校。

由于英国人对于这项运动的特殊贡献——事实上他们还发明了橄榄球、网球、高尔夫、乒乓球、曲棍球、斯诺克、飞镖和现代拳击,直到今天,国际足球联合会理事会(简称IFAB,事关制订与修改足球规则的独立组织)仍然由FIFA(国际足联)和四家英国足球协会(英格兰足协、苏格兰足协、威尔士足协、北爱尔兰足协)共同作出决定。也正是这一原因,国际足联每每想要更新现代足球部分规则时,常常会受到四家相对守旧的英国足协的否决。

(IFAB会徽)

如果细心观看上图,或许还会发现英格兰足协的符号有些特别,因为上面没有“英格兰”字样,而仅仅是“TheFA”(足协)。这正因为英格兰足协是世界上第一家“足球协会”——足球可是他们发明的,因此他们向来傲慢地不愿加上前缀。

以至于英足总CEO马丁-格伦此前也坦言,这一名称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受到困扰:“当我们去参加国际足球会议时,我总是这样自我介绍‘嗨,我是来自足协的马丁-格伦’,对方马上会好奇追问‘哪个足协?’”

这里还需要对为什么“足协”翻译成了“足总”稍作解释:其实中文环境中的“足总”一词最早见于香港。当时“协会”习惯被翻译为“总会”,“足球协会”也就变成“足球总会”,最后被简称为“足总”了。后来,尽管其他国家的FA被翻译为“足协”,但英格兰足总和足总杯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也就将错就错了。

言归正传,从英足总“TheFA”的自我定位,就可以看出英格兰足球是多么的骄傲。

骄傲之始

英格兰的首场国家足球比赛——同时也是足球史上首场国际比赛是在1872年的格拉斯哥进行的,他们同苏格兰0-0战平。此后,两队在很长时间内几乎每年都有一战,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的规则开始趋同,门将、角球、界外球等规定逐渐明晰。

在这期间,痴迷个人和盘带的英格兰反而逐渐被崇尚整体与传球的后进之秀苏格兰所压制,好在威尔士和爱尔兰(当时北爱尔兰尚未独立)足协的成立,让英格兰又找回了自信,他们的历史最大比分胜利(13-0)也是在1882年对阵爱尔兰时所取得。

四家不列颠系球队以不列颠锦标赛形式每年交手一次,这也成为后世国际足球杯赛的范本。1882年,出于统一规则的目的,IFAB也正是在这一情形下诞生的。

在初期的不列颠锦标赛占据霸主地位的却是苏格兰,英格兰直到1888年才得以首次独享冠军。不过随着英格兰的理念更新,他们很快又重新夺回“英伦一哥”的地位。

(1893年的英格兰队)

由于欧陆在足球发展方面的滞后,英足总一直对法国和荷兰等国期待自己出面组建国际足联的提议冷淡无比。因此,当国际足联于1904年成立的消息传来后,英格兰人对于自己这个足球鼻祖被撇开感到无比震惊。

直到1906年,英格兰才加入国际足联。在首次同不列颠岛之外的球队的比赛中,英格兰于三天内分别以6-1和11-1双杀奥地利。在1908年的奥运会上,业余球员组成的英国队以三战全胜进18球失1球的成绩夺冠。

一年后,他们主场9-0狂胜未来的宿敌德意志帝国,这也是德国国家队足球史上的最大比分失利。在20世纪前20年,英格兰基本可以称为处于独孤求败的境界。

战后新秩序

在一战结束后,由于拒绝同战败国比赛(1920-1924)以及抗议国际足联对业余球员参加奥运会造成误工的补贴的章程分歧(1927-1946),英格兰带领不列颠系两度退出国际足联。其中后一次为期近二十年的抵制,更是令英格兰错过了前三届世界杯。

在这期间,英格兰的足球领先地位遭到其他国家的追赶:在英伦内战中,他们一度连续7年不敌苏格兰,多次在不列颠锦标赛垫底;而在1923年被比利时2-2逼平,更是首次没能在对阵不列颠系以外的球队的比赛中取胜。

到了1929年,英格兰则在作客西班牙的比赛中被对手4-3击败。此后一年内,他们又相继被德国、奥地利逼平。这一年被很多人视为英格兰足坛霸主地位丢失的初始。

英格兰在1934年击败了当届世界杯冠军意大利,这让很多英格兰人依然认为他们的足球才是真正的冠军。然而,此后他们的大赛成绩相对于其辉煌的历史而言却又惨不忍睹——在俄罗斯世界杯之前,英格兰各自只有两次闯进世界杯和欧洲杯四强。

二战之后,英格兰终于回归国际足联,但他们却在参加的首届世界杯上铩羽而归,首战击败智利不出意料,但次轮他们就爆出大冷门——0-1负于美国:

(这一场比赛后来被美国人翻拍为电影)

在那场比赛前,英格兰二战之后的成绩共计23胜3平4负,刚刚4-0大胜意大利、10-0血洗葡萄牙,是当时公认的最强球队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而美国队则是由一群半业余球员组成,包括了高中老师、灵车司机、快递员和洗碗工,甚至有人因为请假被拒而退出世界杯之旅……他们在对阵英格兰之前遭遇7连败,总计进2球丢45球。

这一点也可以从赔率看出来,英格兰夺冠赔率不过1赔3,美国则是1赔500。美国的临时主帅比尔-杰弗里自己在接受采访时也坦承“我们没有半点机会,我们的球员就像是待宰的羔羊”。英国人自己的报纸则声称“我们得开场就得让美国三球,这样才算公平”

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牧羊童大卫战胜了高傲的巨人歌利亚,尽管美国人此后连续40年无缘世界杯正赛。

关于“英格兰主编自作主张将0-1改成10-1”的故事似乎并不真实,不过的确有很多英格兰人在刚看到报纸时的第一反应认为是印刷出现了错误。

此后英格兰又以0-1负于西班牙,小组赛即遭淘汰出局。

如果说这次世界杯出局还可以用意外解释,那么此后几年里,英格兰人又先后以3-6和1-7的惨败遭到匈牙利的羞辱,则证明了他们真的已经不再是领先者了。

得偿所愿

英格兰队在他们参加的前四届世界杯中仅仅获得2次八强、2次小组即遭淘汰的尴尬成绩,尽管沃尔特-温特伯顿早在1946年就成为首任全职国家队主帅,但在此期间有关国家队成员选拔事宜仍然由一个委员会共同决定。

到了1963年,时任英格兰主帅阿尔夫-拉姆塞爵士才真正能够自主组建国家队,仅仅过了三年,英格兰就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得偿所愿,这不能不说存在一定关系。

(英格兰夺冠四功臣雕像)

在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上,东道主以不败战绩从小组出线。在八强战击败阿根廷后,由于对手球风凶悍,拉姆塞令球员拒绝交换球衣并直接将阿根廷称为“野兽”,这也是英阿两国在绿茵场上宿怨的起点。

而在战胜尤西比奥率领的葡萄牙后,英格兰最终于决赛加时4-2击败西德,让赫斯特打进的第三粒进球正是那记著名的“门线悬案”。

挟世界杯余威,英格兰又在1968年首次打进欧洲杯半决赛,但却不敌南斯拉夫获得当届季军。此后他们作为卫冕冠军又在1970年世界杯八强战同西德狭路相逢,最终在先进两球后被对手大逆转。

荣光的黯淡

卫冕失败后,英格兰经历了黑暗的70年代,他们连续无缘了两届世界杯和两届欧洲杯。80年代情况稍有好转,但所参加的两届世界杯都止步八强,两届欧洲杯小组即遭淘汰。

到了1990年,英格兰终于首次在本土以外举办的世界杯打入四强,遗憾的是他们在点球大战败给最终冠军西德。

(加斯科因的眼泪)

此后英格兰先是在1992年瑞典欧洲杯小组即遭淘汰,亲眼见证同一组的丹麦书写童话,接着又没能晋级1994年美国世界杯正赛。

1996年英格兰在本土举办的欧洲杯上以小组头名身份出线,并在八强战取得了截止2018年之前的唯一一次点球大战胜利(4-2西班牙),但他们还是在半决赛的点球大战中输给了老对手德国。

莱因克尔也留下了那句经典名言:“足球是一项简单的运动,22个男人追着球跑90分钟,最终德国人获胜。”不过打进四强的成绩足以令球迷们满意,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期望值。

此后有关英格兰的故事耳熟能详,他们在接下来20年的大赛里重复着令人失望的循环:

一次没能晋级正赛(2008年欧洲杯)、两次在小组赛即遭淘汰(2000年欧洲杯和2014年世界杯)。

此外,他们还先后五次倒在十二码点(1998年世界杯十六强战3-4不敌阿根廷、2004年八强战5-6和2006年八强战1-3连续负于葡萄牙、2012年八强战2-4输给意大利),黄金一代的贝克汉姆、兰帕德、杰拉德等人都曾马失前蹄。

2002年八强战1-2巴西,希曼成为小罗诡异脚法的背景板;2010年十六强战1-4惨败德国,兰帕德则遭遇了证据确凿的“门线冤案”。到了2016年欧洲杯,英格兰又成就了冰岛人的“维京战吼”。

英国媒体形成了对英格兰队的“嘲弄文化”,而这反过来又增加了英格兰国脚的心理负担。黄金一代失落谢幕后,曾经骄傲无比的英格兰在某种程度上对失利已经习以为常。

本届世界杯,低调出征的英格兰没有受到太高期待,加之英俄之间的外交风波,只有数千名英格兰球迷飞往了俄罗斯。

不过,当索斯盖特带领的三狮军团先通过点球大战击败哥伦比亚,再力克老冤家瑞典杀进四强后,伦敦前往莫斯科的航班已经一票难求。

(高笔)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