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降级到底是谁的罪? 内援引进全沦为补充预备队
2012-11-03 10:00:43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
中超直播吧
如果一支球队有曾诚、赵鹏、徐洋、黄希扬、谭望嵩这样的国内球员,如果一支球队有卡通戈这样的非洲足球先生,如果一支球队单场赢球奖金是350万、整体投入1.2亿,他们会降级吗?如果这个问题放在今年年初,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支球队是完全能够争夺亚冠资格的,但现今的事实却是———拥有以上这些条件的河南建业降级了。
10月27日,在初冬略带凄凉的残阳中,河南建业队的球员们,拿着“十八年风雨同行,感谢你们一路相随”的标语向球迷致歉。从2006年回到中超之后,他们今年终于挺不住了,虽然有2009年的亚冠高潮,但还是降级了。无可奈何花落去。
教练之罪?
河南队的降级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班底,这样的投入,为何只换来这样的结果?
如果从整个赛季的过程看,河南建业有过3连败,有过换帅风波。将这些联系起来,首先人们要质问的就是:教练到底怎么了?回顾赛季初,维斯雷恩能代替邦弗雷雷出任建业主帅本身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无论是资历还是对球队的熟悉程度,后者明显要强不少。但荷兰人在执教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平的,无论是俱乐部的内部人士,还是球员,都对他的训练很是推崇。
但故事总是这样奇怪,貌似有料的教练,带的球队到了比赛中就是打不出来。开局的三连败让球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保级泥潭,很多人在诟病球队的开局如何如何不好,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联赛中段的六轮不胜,这让维斯雷恩再也没有机会翻身,河南于是宣布了他下课的消息。
河南媒体认为,维斯雷恩不是一名根据球员特点设计战术的教练,还翻出了过去的旧账对荷兰人口诛笔伐。仿佛一切问题都出在他的身上,实际是这样吗?
引援之罪?
对于任何一支球队而言,想要夺得好成绩,大投入、好外援是重要的因素,是表现一支球队雄心的重要所在。就如德罗巴、凯塔、巴里奥斯、雅库布的到来可以彰显球队的欲望。但在这方面河南建业输在了起跑线上。
年初放弃洪都拉斯国脚查瓦兹后,建业引进了突尼斯外援哈伊里,由于身材偏瘦,哈伊里被维斯雷恩改造成边后卫。用一名外援来踢边后卫,几乎等于白白浪费了一个外援名额。从韩国全北现代转会过来的孙昇准加盟建业之前本来就有伤,到队后基本是踢一场歇三场。二次转会加盟的阿代尔顿同样是一位“玻璃人”,其身上有三处大伤隐患。根据规定,球队外援引进需队医签字同意,发现阿代尔顿的伤情后,队医曾义正词严地拒绝,但不知为何俱乐部还是签下了他。
而与大牌内援动辄过千万的转会费比起来,建业的内援无论是马冲冲、王昊智、沙拉依丁还是张可都是名不见经传之辈,最后大多沦为预备队队员,据说其中还有人是建业前任主帅的“关系户”。
掌门之罪?
2011年7月,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委任擅长资本运作的张少鸿主管建业俱乐部,结果这位张先生时至今日仍然被人取笑。是他最后拍板签下澳大利亚前国青队主帅维斯雷恩,这被认为是导致本赛季球队战绩糟糕的最主要原因。人们还津津乐道于张少鸿闹出的不少业余笑话,比如当初在俱乐部内部讨论主帅候选人阿里·汉时,张少鸿数次把“阿里·汉”说成“阿里郎”。这有时候也让人们猜测他只是爱讲笑话,而不是真不懂足球。
但有一个问题是切实存在的。联赛开打之前,建业俱乐部突然宣布本赛季的目标是“保八争四”,单场赢球奖是80万,先发70%,余下的等年终完成目标后再全额发放。这等于每场球队只能拿到56万,比去年单场100万的奖金少了将近一半。队员大多靠奖金养家糊口,俱乐部苛刻的奖金制度引发了他们的极大不满。
在江湖上动辄过百万赢球奖的今天,还玩这种打击士气的招数,的确是最大败笔。结果联赛后半程,球队保级形势堪忧,老胡不得不多次加奖金,赢球奖先是从100万提到150万,最后场场300万。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最后阶段赢富力和赢山东的两场比赛,球员多拿了700多万奖金,单场超过350万,结果仍然逃不出降级的命运。
怪不得有人说,建业尽管花钱不少,但收效甚微。俱乐部在糟糕的制度中沉沦了,在一个真正拼金钱的时代,开始的吝啬如何也难被最后的疯狂弥补。
南都记者 唐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