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国足:中场调整产生效果,新人发挥带来惊喜

2017-06-08 11:01:15 本场比赛直播地址中超直播吧

在世预赛与叙利亚的关键战役前,中国男足昨天晚上在广州天河体育场迎来了与菲律宾国家队的热身赛

在世预赛与叙利亚的关键战役前,中国男足昨天晚上在广州天河体育场迎来了与菲律宾国家队的热身赛。作为重要的练兵机会,主教练里皮在磨合阵容、演练战术、考察球员等方面做出了有效尝试,国足将士最终以一场精彩的8-1大胜对手,而比赛间所发现的问题以及球员所带来的惊喜,无疑是这场友谊赛的最大收获。

布阵:两名国脚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

本场比赛选择在广州举行,主要就是模拟随后与叙利亚一战的天气条件。不仅如此,对于里皮主教练而言,本场比赛更为关键的是针对于接下来的比赛做出人员、阵型等方面的磨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一下国足首发,里皮在有所保留的情况下优先把需考察球员安排首发登场。王大雷顶替曾诚出任首发门将,姜至鹏、任航、王燊超和赵明剑组成防线,里皮急需寻找梅方缺阵下的有力补充。中场方面,蒿俊闵、黄博文、尹鸿博、于汉超和王永珀获得首发,而出任中锋的则是肖智。在这套阵容下,王燊超和肖智均是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场。

再看一下菲律宾队的首发阵容。近期菲律宾队也有自己的重要赛事,本场比赛同样存有锻炼球队的目的,故而在首发阵容中雪藏了近半数主力。整体看,菲律宾队以4231的常见阵型首发,扬哈斯本德是其重要的组织核心,而锋线上的巴哈多兰则在世预赛中曾攻破过朝鲜队的球门。

开场高位压迫寻求主动,前场频频换位创造威胁

国足本场比赛的积极态度,自比赛伊始便彻底展现。开场不到1分钟,国足便在对方半场实现抢断并打出有效配合,黄博文的下底传中送到禁区,可惜王永珀的跟进射门没有命中目标。

由此不难看出国足开场后的压迫式打法。前场球员并没有因球权的转移而选择回收半场,在菲律宾队半场的高位压迫式防守非常积极,特别是对对方后场的出球点进行了强有力的控制,进而限制了菲律宾队的后场出球与组织,这让国足有效掌控了比赛节奏。

在有效夺回球权后,国足球员在前场的进攻追求有效跑位与转移。球员间的传递突出快速与简捷的特点,更多是使用一脚出球的方式,特别是选择直塞对方防守端的肋部,最终实现后排插上球员的有效攻击。

在这样的设计中,国足的攻击线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站位。除了肖智积极发挥支点作用之外,其余几名攻击手围绕肖智不断换位,看似于汉超、尹鸿博多次来到中路实现控球,其实边路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而看似在左边路位置的王永珀则时常控球来到中路,进一步实现中路的皮球转移和球员的位置互换。

这样的打法有效扯动了菲律宾队的防线布局,不仅可以形成进攻三区的平衡,同时更好的发挥了边路进攻的优势。看一下国足的第二粒进球,此时正是王永珀与尹鸿博的积极换位所形成的边路攻势——王永珀在左路持球适时内切带走防守,而尹鸿博则横移到左路觅得防守空当。最终,实现边路下底的尹鸿博在几乎无人防守的情况下选择传中,这让中路的肖智轻松地完成进球。

再看一下国足的第三粒进球。在肖智彻底压在阵型最前端的情况下,国足中场的三名攻击手平行推进几乎形成了三箭齐发,先是尹鸿博左路突入禁区传中,随后王永珀得球扣过防守敲到中路,此时无人看防的于汉超推射破门。

防线屡屡遭到冲击,上半场国足暴露问题

上半场比赛结束,3-1的比分对国足而言或许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比分,球队在进攻端有效完成的战术设计也可圈可点,但是比赛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上半场中后段,当菲律宾队有效破解国足高位压迫防守后屡屡打出的有效攻势,让国足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在防线出现的问题却不能忽视,而这无疑是里皮主教练所需要关注的焦点。

1.前场的高位压迫下出现前后场脱节严重。如前文所讲,本场比赛国足前场有意识的采取了压迫性防守,但是此时全队阵型并没有由此而实现整体性的提升,后防线依然拖得较为靠后,而前场的压迫过后回撤速度又不足,因此当菲律宾队球员通过小范围配合开始有效摆脱国足的前场防守圈后,可以迅速找到国足在防守端出现的前后场之间的巨大空当。

此外,国足由于前场边路球员压迫位置过于靠前,对边后卫防守的保护也明显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国足在防守端覆盖面积着实有限,而自身出现的防守真空更是屡屡成为对方攻击的对象。毫无疑问,虽然本场比赛实现大胜,但是国足却让菲律宾队67年来首次攻破了自己的大门,由此产生的防守问题值得关注,而菲律宾队此外的多次反击更给国足防守敲响了警钟。

2.后腰位置出现分工不明、站位混乱。当防线屡屡出现问题,“腰不力”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本场比赛,国足的阵型设计其实并不明晰,整体性趋于4141和4231之间。在这其中,看似出任后腰的蒿俊闵的站位非常奇怪,其上半场在攻防两端不明确的站位下甚至出现了阻挡己方半场传球的情况。

纵观上半场,蒿俊闵有时回到防线身边充当后腰参与球队的调度,但是更多的时间则是前插至对方半场担任前腰的职责。由于蒿俊闵在攻防位置的选择上存有问题,再加之自身回撤速度明显偏慢等特点,导致黄博文在面对对方反击时成为“单后腰”不得不顾此失彼,特别是在防守端无法形成有效屏障,这进而导致国足在己方禁区弧顶位置频频让对方轻松实现控球与传递,由此带来的危险性不言而喻。

3.球员之间的陌生感与配合失误依然值得警惕。里皮在执教国足后,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在中后场球员的选择上几乎全部使用“恒大帮”,这有效提升了国足在中后场的稳定性和默契性,也由此提升了国足的防守整体实力。在里皮执教国足后的三场12强赛上,国足仅失1球的表现无疑是对里皮用人的最佳证明。

不过来到本场比赛,由于首发队员几乎来自于不同俱乐部,过往常常出现的思想不统一、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再次显现。除了所失一球的过程中又一次暴露了后卫与门将之间缺乏默契与保护,其实中卫之间以及中卫与边卫之间也是屡屡因站位与补位问题而出现巨大空当。接下来面对强敌,里皮必须明确一条绝不能再出现致命失误的防线组合。

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国足而言或许是好事,毕竟热身赛本身就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为主要目的。

国足半场调整效果明显,小将登场持续带来惊喜

比赛来到中场休息,里皮同时做出了4处人员调整。需要指出的是,这4处人员调整几乎全部都是对位换人。不过,相比较邓涵文取代赵明剑、张玉宁取代肖智这种直上直下的调整,吴曦替代黄博文的换人更为具有战术调整的意义。

相比较固定于后腰位置的黄博文,吴曦登场后的活动范围明显更大,这位具有B2B特点的后腰登场后前插非常积极,同时在由攻转守后也能及时回撤己方半场参与防守,这无疑增添了国足在中场的活跃程度,也让双后腰站位的体系更加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上半场扮演如此角色并不成功的蒿俊闵终于明确的回到了后腰位置。避开了在前场无所适从的跑位,回到熟悉位置上的蒿俊闵开始发挥自身特点,并在中后场积极调度球队的进攻组织。或通过中路直塞寻找前场的接应点,或通过45度角长传将球向边路推进,而这本是蒿俊闵在鲁能所扮演的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张玉宁登场后并不像肖智那样局限于中锋位置,他在比赛中频频回撤或向边路转移,通过拿球、做球来串联起球队前场的攻击点。于是,在蒿俊闵的组织调度、张玉宁的接应配合下,国足在下半场的攻击性更加顺畅,球员间的无球跑位更具针对性,而边路进攻则由此打开了局面,进而创造了进攻的空间。

回顾整场比赛,国足在下半场前20分钟的整体表现无疑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不俗发挥。在此期间,国足的整体阵型明显保持更为紧密,中场调度彰显及时与合理,而前场形成的联动态势则频频形成威胁射门。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国足有效控制了比赛节奏并打出了自己的风格,两个边路特别是右路成为了国足进攻的爆点,王永珀与尹鸿博相继完成了进球。

平心而论,由于比赛最后一段时间菲律宾队受制于体能状况且以少打多退居防守,此段时间所带来的参考意义着实有限,但这依然不能掩饰国足小将邓涵文出彩的个人表现。在国足诸多射手纷纷找不到射门靴时,正是这位尚在中甲效力的小将凭借两次精彩的射门为国足扩大了比分。不得不说,里皮主教练的眼光令人惊叹!

结语:攻击线依然尴尬!

8-1大比分取胜,国足通过一场大胜为接下来的生死之战树立了信心、打好了基础,不过球队的攻击线此时恐怕笑不出来。面对菲律宾队早已耗尽的体能,多打一人的中国队在比赛最后时刻创造了不少的得分机会,但是三名主要攻击手张玉宁、郜林和武磊却一一挥霍,而这本是他们唤回进球信心的最佳良机!如今,进一步增添的心理压力和阴影继续照射着国足“锋无力”的尴尬,而所有人都知道——唯有进球,才是国足上演出现奇迹的希望所在。

(那季阳光)